Skype: smszmk@hotmail.com
售中:(1)提供伪基站设备相关图片以及技术资料。
(2)连接设备并告知客户设备连接方法以及配置参数。
(3)按时按量完成伪基站安装调试,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保持和客户沟通。
售后:(1)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伪基站调试,并负责培训客户如何操作4G伪基站以及维护技能。
(2)长期低价提供优质伪基站产品配件。
(3)伪基站设备保修期3年,因设备质量造成设备损坏,我们免费负责维修,如果是因为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损坏,我们会在收到消息48小时内,远程或到场维修并给出处理意见。
人民网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李博)北京房山灾后恢复重建加快推进,日前《房山区灾后恢复重建整体规划(2023年—2035年)》(暨房山区灾后评估及提升规划)向社会公示,规划提出将完善防洪布局,建成“上蓄、中疏、下排、强韧、共建”的防洪体系。
2023年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市遭遇特大暴雨,引发流域性特大洪水,房山区是本次特大暴雨灾害受灾最严重地区之一。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部署,房山区以系统增强韧性水平为目标,着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组织编制《房山区灾后恢复重建整体规划(2023年—2035年)》(暨房山区灾后评估及提升规划)。
据介绍,该规划是指导房山灾后村庄重建与安置、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综合防灾与韧性城市建设、文旅产业发展等领域的专项规划。
规划提出,优化生态要素布局与城市总体空间格局,实现空间综合韧性提升。实施生态本底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划定生态修复分区,深化修复目标与修复策略。以地质灾害与山洪沟道治理为重点,加快受损山体生态修复。细化水、田、林空间布局要求,保障行洪、生态等安全。强化部门协同,确定河道滩地管控要求,打造功能兼容的滨水空间。
推进洪涝综合治理,提升区域防洪韧性。修复现有水毁水库,加快推进大石河、拒马河流域控制性水库前期研究。优化局部河道蓝线,推进山区沟道治理,保障行洪安全。推进小清河分洪区高标准工程建设,细化蓄滞洪区土地利用与建设管理要求。
强化防灾减灾体系,优化城市韧性格局。防灾体系方面,构建“两带三廊、三团多点”的防灾空间格局,实现沟域稳固串联、村庄有机辐射。形成“双系统、双通道、平急两用、多向集散”的生命通道体系,并进一步强化避难场所与生命通道分级耦合。抗灾体系方面,分批次整治影响居民点和生命通道的地质灾害点,重要工程提高抗震措施,重建建筑采取防洪加固措施。救灾体系方面,建立区、乡镇(街道)两级应急指挥部,构建多层次应急救灾队伍,完善平急结合基层社区网格。建设平急两用设施与体系,包括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应急道路交通体系、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应急医疗保障体系、综合应急救援基地、公共服务设施。鼓励存量设施“平急两用”升级改造,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规划显示,将优化市政系统布局与基础设施供给方式,实现运行保障能力提高。加快排涝体系建设,加强重要防涝节点治理。加强雨污分区处理,加快山区污水排除工程建设。补强山区电力网架薄弱环节,保障山区供电安全。完善供水体系,全面提升城、镇、村供水韧性。
规划提出,优化交通系统布局与交通设施建设方式,实现生命通道畅通提速。加快恢复灾损公路,对高风险区域路段采取工程加固措施。构建“两横三纵”生命廊道骨架,推进山区高等级公路成环成网。按照永临结合思路,加强交通设施预留。
规划还提出,通过优化村庄空间布局与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实现居民生活水平提质。分类推进村庄安置重建,切实解决受灾群众居住需求。明确村庄住宅建设标准,加强村庄建筑风貌管控。优化山区教育资源布局,提升教育设施防灾救灾能力。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提升文体建筑平急转换能力。
根据规划,至2024年汛期前,房山区各项设施保障能力恢复到灾前水平,基本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至2026年,全区韧性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动能得到有效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至2035年,综合防灾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生态系统效益凸显、居民生活品质持续改善、产业发展优势逐步展现,全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上一篇:科技扎根塔然高勒乡引发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