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pe: smszmk@hotmail.com
售中:(1)提供伪基站设备相关图片以及技术资料。
(2)连接设备并告知客户设备连接方法以及配置参数。
(3)按时按量完成伪基站安装调试,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保持和客户沟通。
售后:(1)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伪基站调试,并负责培训客户如何操作4G伪基站以及维护技能。
(2)长期低价提供优质伪基站产品配件。
(3)伪基站设备保修期3年,因设备质量造成设备损坏,我们免费负责维修,如果是因为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损坏,我们会在收到消息48小时内,远程或到场维修并给出处理意见。
鸟瞰内蒙古自治区冰上运动训练中心。 李新军 摄
为主媒体中心服务的志愿者。 柴思源 摄
内蒙古自治区冰上运动训练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除雪作业。 金泉 摄
内蒙古运动员赵丹亮相“雪游龙”。 怀特乌勒斯 摄
工作人员展示“十四冬”徽章。 柴思源 摄
内蒙古自治区冰上运动训练中心短道速滑馆,治冰师在工作中。 金泉 摄
海拉尔赛区“十四冬”媒体接待酒店,执勤民警在认真执勤。 金泉 摄
从山脚乘坐缆车沿山势而上,延庆奥林匹克园区内一条条“最美雪道”铺展在眼前。拥有380度回旋弯道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犹如玉带镶嵌在群山之中。
沿着赛道俯冲而下,经过一个个弯道的考验,内蒙古钢架雪车运动员赵丹在“雪游龙”为内蒙古代表团摘得“十四冬”首金。随后,好消息不断传来,女子钢架雪车金牌、男子钢架雪车金牌、钢架雪车混合团体赛金牌、雪橇男子双人项目金牌……“雪游龙”见证了内蒙古代表团在“十四冬”的高光时刻。
作为冬奥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冬奥场馆的赛后利用一直是广受国内外社会关注的焦点。“十四冬”筹办以来,国家体育总局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决贯彻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坚持厉行节约,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设施,呼伦贝尔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和呼和浩特市等地承办绝大多数项目比赛;雪橇、雪车、北欧两项等不具备办赛条件的项目,积极利用延庆和张家口两地的北京冬奥场地场馆,用好冬奥遗产。
场馆是体育盛会落地的载体,也是体现赛事筹备能力的重要窗口。盘活利用大量场馆,让场馆不只为赛、不止于赛,从场馆建设到赛事运行再到场馆运营,“十四冬”以简约为笔,绘制出韵味十足的精彩图景。
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的内蒙古自治区冰上运动训练中心,是“十四冬”主竞赛场馆,也是筹办期间唯一新建的竞赛场馆。场馆在建设过程中便注重成本的节约。“项目在施工流程、方案优化和变更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之下,我们利用主体结构、二次结构、粗装修的时间和空间关系,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做了相应的策划,有效降低了综合成本。”内蒙古自治区冰上运动训练中心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内蒙古自治区冰上运动训练中心2019年投入使用,成为内蒙古第一个能够同时举办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冰球、冰壶、花样滑冰等大型国内、国际A级赛事的冰上运动场馆。在承担赛时任务、专业队训练备战工作之外,这里也成为了市民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场地。
从2020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冰上运动训练中心与呼伦贝尔市教育局联合,连续3年开展了冰雪公开课和研学交流活动,海拉尔区和陈巴尔虎旗的十几所小学3800余人参与活动,学生在专业教练员的指导下体验冰上运动,爱上冰上运动。
场馆建成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冰上运动训练中心先后承办了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本级花样滑冰、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冰球等高水平赛事20多项。常年保障国家队和各省市专业队开展训练,年均接待专业运动员1200余人。组织冰舞演出、花滑展演及冬夏令营活动累计60多场,为打造冰雪运动品牌赛事、促进冰雪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场地保障。
呼伦贝尔市冰上运动中心副主任羡雪瑞说:“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冰上运动训练中心借助承办全国性赛事的契机,与吉林、辽宁、黑龙江、北京、四川等全国重点发展冰雪运动的地区,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十四冬’之后,场馆也将积极承接国际、国内大型综合运动会以及专项的冬季赛事,在后续产业发展上,希望能够做到市场化运营。”
呼伦贝尔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将承担“十四冬”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等7项赛事,2009年建成后不断提档升级,已经成为游客乐享冰雪的绝佳之选。将承担“十四冬”越野滑雪、冬季两项等4个大项的乌兰察布凉城滑雪场凭借天然的雪质、完善的设施、优质的服务,已经成为15个省区市滑雪专业队长期训练基地。体育场馆的后续利用,能带动体育经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十四冬”体育场馆发挥作用不只在冬运期间,这也是简约理念获得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柴思源)
上一篇:非遗传承的青春力量(新时代画卷)
下一篇:智慧冬运 科技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