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pe: smszmk@hotmail.com
售中:(1)提供伪基站设备相关图片以及技术资料。
(2)连接设备并告知客户设备连接方法以及配置参数。
(3)按时按量完成伪基站安装调试,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保持和客户沟通。
售后:(1)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伪基站调试,并负责培训客户如何操作4G伪基站以及维护技能。
(2)长期低价提供优质伪基站产品配件。
(3)伪基站设备保修期3年,因设备质量造成设备损坏,我们免费负责维修,如果是因为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损坏,我们会在收到消息48小时内,远程或到场维修并给出处理意见。
“我们的系统可以设置无人机自主巡航的时间和任务,将平陆运河(茅尾海)入海口一带相关点位的红树林、海飘垃圾等监测对象的照片远程传回到系统中。”2月19日,在位于北海市城区的广西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自动监测室,工程师庞敏倩轻点电脑鼠标,即可通过系统联网,与约100公里外的平陆运河(茅尾海)生态环境智能监测基地实现数据交换,为分析形成生态环境智慧监测日报、周报提供材料佐证。
据介绍,为做好平陆运河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助力平陆运河绿色工程建设,及时监测平陆运河项目建设对茅尾海沿岸红树林、水质等造成的影响,广西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围绕打造广西生态环保“116620”工程,精心谋划布局,从2023年起着手在平陆运河入海段建设首个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的亮点工程——平陆运河(茅尾海)生态环境智能监测基地,服务于重大工程平陆运河建设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实时自动监测监控和预警。
目前,平陆运河(茅尾海)生态环境智能监测基地一期建设已完成,并从今年1月开始运行使用,基地具备了海水水质、红树林、海洋垃圾、池塘养殖排污等监测功能,切实服务于平陆运河的建设与运行。基地的二期、三期建设计划于2025—2027年开展,将完善基地二层舱体及通量塔建设。该基地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实现卫星、无人机、岸基站和海上浮标等多手段对平陆运河入海口茅尾海的生物生态、环境质量及其人为活动影响等进行全方位、全要素、持续性的在线自动观测和监控,以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促进平陆运河绿色工程的建设,助力保障广西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和向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为促进自动监测数据的有效发掘利用和数智化转型提升,该站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于2024年基于预警监控系统研发了水质预报模型,实现了海水站点未来7天的水质自动预报,这是国内海洋生态环境领域的创新突破。预报内容包含水质类别、水质因子浓度等,并对超标的站点和监测因子进行预警提示,为政府部门开展海洋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该系统同时实现在海洋污染事故中对污染物扩散漂移动态进行实时预测,为突发海洋环境事故处置提供技术支撑。(记者杨灵烨 通讯员岑国林)
下一篇:防城港9个重大文旅项目集中开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