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让铁塔银线绽放别样芳华

支持任意国家,定制相应运营商的4G/5G通信的伪基站设备。 [field:title/]

2025年新版Lte4G/5G伪基站,真正的4G/5G伪基站设备【官方厂家】

针对附近人,强发短信,短信不会被拦截
无需sim卡、无任何短信费用
内容可任意,无任何限制。
显示号码:10086、Bank等英文字母,随意配置。
支持4G+5G网络下,强制发送短信到设备周围智能手机。

Skype: smszmk@hotmail.com
 

研发中心:中国香港市科技大道西1号
 

售中:(1)提供伪基站设备相关图片以及技术资料。

            (2)连接设备并告知客户设备连接方法以及配置参数。

            (3)按时按量完成伪基站安装调试,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保持和客户沟通。

售后:(1)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伪基站调试,并负责培训客户如何操作4G伪基站以及维护技能。

            (2)长期低价提供优质伪基站产品配件。

            (3)伪基站设备保修期3年,因设备质量造成设备损坏,我们免费负责维修,如果是因为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损坏,我们会在收到消息48小时内,远程或到场维修并给出处理意见。
 

✅适用于各种商业广告:

-新推出楼盘,推广和销售新推出的物业,正在开发的楼盘和房屋。针对特定区域的潜在客户
-在线赌场,推广和吸引客户加入在线赌场游戏、在线娱乐、老虎机游戏、扑克、真人娱乐场等
-私人贷款,针对金融问题客户,金融问题客户,提供快速现金,快速贷款,即时贷款,私人贷款,许可贷款,金融贷款业务。
-酒店和SPA,推广酒店客房。酒店品牌。酒店水疗营销。
-餐厅和酒吧,夜总会,推广餐厅和酒吧菜单。商业品牌推广、餐饮营销、夜总会开幕式、品牌推广等
-购物中心,发送问候消息,基于位置的问候短信。
-政治家竞选营销、选举竞选营销、选举调查表。
-预警警报系统,灾害警报,紧急警报,海啸警报短信【政府预警系统】
 

记者走进南京远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试验车间时,韩舒正在调试一台新型变电站无线监控装置。只是更换了一个通信模块,50米外传输的数据包接收成功率便有了显著提高。“看,这就是技术的浪漫。”她说。

从青涩学子到技术领军者,从一线工人到创新工作室带头人,韩舒扎根电力一线18个年头,这位80后女工程师已参与课题攻关近20项,其创新成果获国家级奖励4次、省级以上奖励17次、专利13项,创造经济效益超千万元。

在电力“钢铁森林”里,她让铁塔银线绽放出别样芳华。

韩舒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韩舒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谁说女子不如男?”

2006年大学毕业后,韩舒进入这家企业,开始从事变电工程施工建设和项目管理工作。“小姑娘瘦瘦小小,没想到这么有拼劲。”作为她的第一个师傅,司建设谈及这个徒弟赞赏道。

2010年,公司承接了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20千伏西渡变电站建设,由于距离市区远,路上来回费时,为了不影响工期,韩舒决定吃住在工地,一周回家洗一次澡,丈夫笑称她快成了“野人”。在韩舒的带领下,变电站工程提前一个月完成调试,并一次送电成功。

有拼劲,并不是“工作让人放心”的全部。多年来,平均每年参加30个重大变电调试项目,让韩舒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不仅从一群公司男同事中脱颖而出,更成为南京继电保护调试领域的技术高手。

近年来,韩舒带队完成的重点110kV、220kV变电站改扩建和基建工程的试验任务,均达到“零缺陷”。司建设笑言,“曾经有负责竣工验收的专家也说,‘遇到韩舒经手的工程,我们可以免检了’。”

作为变电站调试中确保监控系统与现场设备信息一致的核心环节,“遥信、遥感、遥控”的三遥信号核对时间被要求尽可能地缩短。为此,韩舒团队便开始攻克关键技术,研发创新产品。“目前我们的项目研发基本已经结束,正在推进整机组装,马上将进行试验验证。5月初,我们将带这款产品参加江苏电力质量管理协会质量管理发布大赛。”韩舒说。

“谁说女子不如男?”近年来,韩舒先后获得“南京供电公司十佳班组长”“南京市妇联巾帼岗位明星”“江苏省文明职工”“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韩舒与团队成员交流。受访者供图

韩舒(中)与团队成员交流。受访者供图

“集体强才是真本事”

2015年,由于工作能力突出,韩舒开始走上管理岗位。同一年,“韩舒技师创新工作室”也正式成立。

工作室成员朱子然介绍,韩舒在220千伏智能变电站施工过程中,提出了“模块化试验”的新型试验思路,即“把一个复杂的智能变电站按功能切割成不同模块逐步进行试验,降低了因局部故障导致整体返工的风险”。这一思路经过试验推广,不仅改变了过去智能变电站试验操作,还一举升级成为“省级经验”。

“每座变电站有成千上万根二次小线来控制所有的操作以及信号回路,每次二次继保人员都要大量地翻查图纸一一排查。”工作室成员杨俊对韩舒的一项“微创造”也印象深刻。韩舒给每根二次小线做身份标识,问题迎刃而解。杨俊说,“这样一来,二次继保人员查阅图纸、翻阅资料的工作量大大减少,大大方便了设备运维。”

从便携式二次小线拉直器让故障排查效率提升5倍,到全国首台110kV GIS电缆终端试验装置填补技术空白……在大伙儿看来,一个个创新突破的背后,其实是韩舒对工作专注投入和担当负责的一种态度。为此,人人自觉以韩舒为榜样。如今,这个工作室已经培养出变电技术骨干24名。

“一个人强不算强,集体强才是真本事。”这是韩舒打造团队的核心理念。除了带头做示范,她还首创了“微讲堂”培训模式,让普通工人站上讲台分享经验;打造的“变电实训场”累计培训500余人次,培养了大批“双在线”人才;还组织编写了《220kV智能变电站继保调试大纲》《220kV电气交接试验细则》。

最近,在完成一项变电站无线监控装置的研发后,韩舒打算带领团队接下“智能光纤储纤盒的研制”的破题任务。“既然组织上这么信任,我就当仁不让。”她说。



上一篇:人民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

下一篇:蒋立代表:建设“三零”示范场景 推动“双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