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长春9月28日电 (记者马俊华)青砖黛瓦间寻题,老巷深处悟初心。28日,长春科技学院学生走进长春市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参与由人民网与长春文旅集团精心设计的“行走的思政课”线下答题活动。
这堂思政课将传统课堂从校园延伸到充满历史底蕴的城市街区,通过沉浸式教学与答题实践,引导青年学子深刻感悟东北抗联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此次活动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将50道红色考题隐藏于街区的历史建筑、文化展点之中,学生们几人一组分工寻找题目,激烈讨论,最终结合所学形成答案。
“触摸着老建筑的砖缝,好像能感受到先辈的抗争力量。”活动中,长春科技学院学生感慨。作为“弘扬优良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主题答题活动,题目聚焦东北抗联精神内涵、红色历史等核心内容,让同学们将红色理论转化为具象的历史感知。
这场生动的实践课,正是长春科技学院思政教育成果的鲜活缩影。近年来,长春科技学院深化“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积极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和“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行动,不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
2025年初,学校先后与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四川两弹城博物馆举行实践基地共建,开启了“铸魂育人”新篇章。这两个基地的建立,不仅是学校把红色基因全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探索,更是对“大思政课”建设行动的强化,有助于红色基因在校园中生根发芽,红色精神在师生心中不断传承。
今年6月,长春科技学院还成功举办了以“歌声嘹亮忆峥嵘青春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第二届“歌声里的思政课”展演活动。活动通过“烽火岁月、团结奋战、中流砥柱、胜利曙光和不忘初心”五大篇章,将思政教育与艺术审美有机融合,为师生上了一堂生动、新颖的大思政课。
长春科技学院在思政教育方面不断探索多元融合模式。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曾组织学生走进吉林省博物院,参观“破晓——吉林人民革命斗争史陈列”,将思政课堂从校园延伸到社会,让学生在实地参观中,感悟吉林红色文化,增进爱国主义情怀。
此外,学校还持续深化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积极探索“艺术+思政”“文化+思政”等多元融合模式,通过创新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形式、拓展教育场域,让思政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具活力,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厚植精神沃土。
参与此次活动的学生表示,这种寓教于乐、知行合一的方式,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红色历史的理解和认同。“行走的思政课”将“小课堂+大课堂”双线联动,让学生们在历史的现场感受精神的震撼和思想的洗礼,激励青年学生们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