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pe: smszmk@hotmail.com
售中:(1)提供伪基站设备相关图片以及技术资料。
(2)连接设备并告知客户设备连接方法以及配置参数。
(3)按时按量完成伪基站安装调试,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保持和客户沟通。
售后:(1)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伪基站调试,并负责培训客户如何操作4G伪基站以及维护技能。
(2)长期低价提供优质伪基站产品配件。
(3)伪基站设备保修期3年,因设备质量造成设备损坏,我们免费负责维修,如果是因为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损坏,我们会在收到消息48小时内,远程或到场维修并给出处理意见。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忠实记录着奋进者的步伐。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观区外,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看区内,今年发展环境还会有很大不确定性,内蒙古经济仍然会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实现主要经济目标需要承压负重、跳起摸高。
一年来,内蒙古上下勠力同心,紧紧围绕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抓手,以扩大对外开放为发力点,在爬坡过坎中前行,在攻坚克难中奋进,向着闯新路、进中游目标奋力迈进。
“全年经济运行呈现持续向好、进中提质态势,主要指标增速始终好于年初预期、高于全国平均。1-11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9%,位居全国第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1-11月,全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7%,居全国第二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在近日召开的“回眸2023”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内蒙古亮出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优化结构 特色产业聚链成势
舟行万里,操之在舵。风险挑战越多,越需要战略引领。
“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做大做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是内蒙古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加快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6月5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内蒙古考察,为内蒙古谋篇布局、把脉定向。
“现在最当紧的是和‘我不如人’的观念说再见,把在一些领域创一流、当标兵的雄心壮志树起来,在优势特色产业领域加紧谋划实施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项目,抢占制高点,以优势特色产业的领跑带动地区经济后来居上。”7月3日至5日召开的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再吹“冲锋号”。
推进动力变革,实现结构更优、动能更强的发展,内蒙古点燃“新引擎”。
11月30日,内蒙古能源集团东苏巴彦乌拉100万千瓦风电项目首台风机成功实现并网发电。
“随着东苏巴彦乌拉100万千瓦风电项目正式并网,标志着全区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8000万千瓦,有望跃升至全国第一。”自治区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开局之年,内蒙古上下聚焦努力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的目标要求,铆足干劲、快马加鞭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今年前11个月,全区新增新能源装机量1900万千瓦,居全国第一。势头强劲的新能源产业成为拉动内蒙古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
开局之年,内蒙古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农牧业“聚链成势”——大力推动玉米、奶业、肉牛、肉羊、羊绒、马铃薯、饲草7条农牧业产业链建设,培育形成奶业、玉米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肉牛、肉羊、羊绒、马铃薯等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开局之年,内蒙古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以制造业大项目落地带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为主线,实现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加速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1-11月份,内蒙古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一,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33.2%。
开局之年,内蒙古各地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
世界稀土看中国,中国稀土看包头。做足稀土文章的包头市进军光伏产业,目前已集聚了40多家光伏企业,其中头部企业13家。2023年,包头市多晶硅、单晶硅产能将占到全国40%以上、全球35%以上,预计产值将突破2000亿元。
从“一块煤”到“一桶油”“一匹布”,鄂尔多斯市不仅在建设国家非常规能源战略储备基地、世界最大的煤制烯烃基地等方面大有作为,还以“双碳”目标倒逼产业转型、以能源结构调整带动经济结构转型、以新兴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建设大基地、拓展新场景、提升新空间,推进新能源产业提速、扩量、成链,加快构建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风光氢储车”全链条产业集群。
随着冰雪季的到来,呼伦贝尔冰雪旅游持续升温,各地借势“十四冬”做足冰雪文章,赏冰玩雪旅游活动密集推出,让“冷资源”不断迸发出经济发展“热效应”。1-11月,呼伦贝尔市接待游客2898.64万人次,是去年同期的2.47倍。实现旅游收入492.40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2倍。
扩大开放 祖国北疆巍然蓬勃
内蒙古内连八省、外接俄蒙,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历史上就是“草原丝绸之路”和“万里茶道”的重要枢纽和通道。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和重大责任。
一年来,内蒙古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扩大对外开放新格局,把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打造得巍然蓬勃。
跨越湖海山川2400多公里,从大草原到大湾区,一场共赴美好的盛会—— 内蒙古招商引资推介会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粤港澳大湾区)于10月20日在深圳市举办,这是继2023年内蒙古举办京津冀地区招商引资推介、长三角地区招商引资推介系列活动后,又一项重大招商引资推介活动。
锂电池全产业链项目、人工智能产业园项目、新能源重卡及氢能项目等123个项目成功签约,涉及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化工、文旅、冶金、数字经济、服务业、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节能环保等11个领域,协议总投资额达3106亿元。
瞄准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盯住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制造业500强,牵住头部企业、群主企业、链主企业,一年来,内蒙古多次精准开展招商引资活动。1-11月,全区共实施总投资5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3802个,同比增长25.8%;引进国内到位资金4296.1亿元,同比增长33.7%。
一趟趟中欧班列呼啸而过,一辆辆载货卡车往返穿梭,一个个企业扎根生长,满洲里铁路、公路、航空口岸,新巴尔虎右旗阿日哈沙特口岸,新巴尔虎左旗额布都格口岸……一年来,内蒙古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作为国家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内蒙古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也是中欧班列中通道和东通道的重要节点。当前,内蒙古有对外开放口岸20个,其中,14个陆路口岸承担了约90%以上的中蒙陆路运输和65%以上的中俄陆路运输任务,全国近一半中欧班列从内蒙古进出境,内蒙古口岸接卸了国家约14%的进口煤炭、11%的进口化肥、6%的进口铜矿砂,形成了多方位、立体化的口岸开放格局,为国家经济通道建设作出重大贡献。”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前11个月,内蒙古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721.5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29.7%;今年12月初,内蒙古陆路口岸年总货运量首破1亿吨;从今年年初内蒙古各互市贸易区陆续恢复运营以来,目前全区边民互市贸易额达到3.67亿元,超过疫情前水平;1-11月,全区3个综保区进出口总值达220.9亿元,同比增长120.9%。
“妈妈为我报了旅游团,第二天就出发了,导游带着我们通关很快,第一次来满洲里玩儿得特别开心。”近日,来自俄罗斯伊尔库茨克的游客薇拉在打卡套娃景区、“熊小满”地标等多个旅游景点后高兴地说。
内蒙古跨境游分外活跃:组织开展了2023“友谊·和平·年轻的使者”中俄蒙“万里茶道”青少年旅游夏令营活动,邀请俄罗斯、蒙古两国70多名青少年,来内蒙古进行文化交流;在满洲里市举行了2023年中俄“万里茶道”青少年韵律操和啦啦操比赛,来自俄罗斯的200余名青少年,中方70余名青少年参加,赛后俄罗斯青少年在满洲里市开展了文化体验之旅……
持续向好、进中提质!回望一年来的经济发展历程,内蒙古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经济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成效显著。
击鼓催征稳驭舟,奋楫扬帆启新程。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内蒙古将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记者 李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