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pe: smszmk@hotmail.com
售中:(1)提供伪基站设备相关图片以及技术资料。
(2)连接设备并告知客户设备连接方法以及配置参数。
(3)按时按量完成伪基站安装调试,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保持和客户沟通。
售后:(1)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伪基站调试,并负责培训客户如何操作4G伪基站以及维护技能。
(2)长期低价提供优质伪基站产品配件。
(3)伪基站设备保修期3年,因设备质量造成设备损坏,我们免费负责维修,如果是因为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损坏,我们会在收到消息48小时内,远程或到场维修并给出处理意见。
聆听世界声音,市咨会成员即将重聚上海,这一约定已持续35年
以更高水平改革开放赢得更广阔未来
这是国际企业家与上海市市长的35年之约——每年金秋时节,他们以各种方式相聚上海,参加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市咨会,IBLAC)。在这里,上海聆听世界声音,学习先进经验,提升治理能力。
3年线上会议后,今年市咨会成员将重聚上海,在感受城市变化同时,为上海发展出谋划策。上海也将继续用好这一汇聚全球智慧平台,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城市竞争中,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以更高水平改革开放赢得更广阔未来。
“感谢上海倾听我们的声音”
1991年市咨会上,荷兰帕科德公司董事长克里恩斯提出,考虑到上海港吃水限制,第三、四代集装箱船及新一代散装船的停靠会受到限制。他向上海市市长建议,应该开掘垂直于河道的专业性码头,按码头的专业性质,在其周围形成一整套的配套服务公司。
2005年市咨会开幕前一天,上海市市长邀请与会成员参观即将通车的东海大桥及正在建设中的洋山深水港,看到建议得到采纳,国际企业家非常兴奋。而今,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13年位居全球首位。
“Thank you for hearing us(感谢你们倾听我们的声音)”。2009年市咨会晚宴上,时任市咨会主席、普华永道全球荣誉主席沈德培有感而发。作为市长特邀客人,已参加22次市咨会的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亦有同感:“IBLAC的愿景是汇聚全球智慧,推动上海发展,我印象最深的是上海市政府非常重视与会成员和嘉宾的建议,并积极回应与采纳。”
上海更感谢来自世界的声音。35年来,大到城市发展战略、未来产业重点、吸引人才策略,小到出租车保险带设置、民用电梯安全、绿地规划设计,借助这一世界智库平台,上海汲取全球智慧、助推城市发展。
市咨会成员、英国太古集团行政总裁施铭伦对此感触颇深。2004年至2006年他在上海生活工作,见证了这座城市社会经济快速变革,“IBLAC推动上海发展成为国际领先的大都市,我相信它能为上海在建设可持续和创新之城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截至2023年,“洋高参”已从最初的8个国家12人,逐步增加到15个国家43人,既有来自美德法英日等发达国家,也有来自泰国、新加坡、智利等新兴市场;企业行业分布逐步向生物制药、食品加工、节能环保、交通物流、金融审计等领域扩展,成员结构更合理,代表性更广泛。
更重要的是,市咨会对上海的意义已远超每年一两天的相聚。在不同时刻,市咨会成员都在向世界传递看好上海、看好中国的信息。2002年会议期间,会议主席代表全体成员给国际展览局写信,表示支持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多家医药领域成员企业给予上海无私帮助;过去3年,即便不能来现场参会,国际企业家也相聚“云端”为上海出谋划策。
消息人士透露,今年市咨会将发布成员集体签名的35周年共同愿景,向全球展示企业家继续支持上海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信心与决心。
“我有悄悄话要跟上海市市长说”
采访中,不止一位市咨会参与者感慨:“想不到这个会议竟坚持了35年。”
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上海发展为国际企业家带来机遇。
人们感慨当年市咨会创立者的智慧——
比如,一个有前瞻性的制度安排——市咨会主席、副主席遴选机制规定,3位副主席分别来自美洲、亚大及欧非三大区,以此确保市咨会成员的广覆盖与区域代表性;下任主席要从这3位副主席中遴选,确保新主席熟悉情况,市咨会运作不受换届影响。
再如,一条颇为大胆的“游戏规则”——国际企业家如果连续两年不到会,会自动按退会处理。也正是因为市咨会的高门槛确保了其含金量,申请入会的企业家络绎不绝。到了2004年,这条规则正式写入市咨会章程。
人们还感慨35年来上海与国际企业家间的互动——
2009年,在市咨会前主席格林伯格建议下,市咨会下午会议改为闭门会议。有亲历者回忆,“老先生认为,企业家在媒体前说话四平八稳,但讲真心话,甚至sharp(尖锐)点,一直是市咨会最大的特点”。从那次起,在相对封闭空间内,上海市市长和全体副市长与成员围坐一起,企业家甚至把中国区总裁请出会场,“我有悄悄话要跟上海市市长说”。
在之后两个小时内,上海市领导接连提问、成员竖起席卡踊跃回答。市领导可以听到成员们对上海的心里话,包括提升上海营商环境、缩短负面清单、实施审慎监管等,言辞直率不无犀利。
除此之外,市咨会成员每年要为上海发展撰写论文。为了交出一篇能“出圈”的论文,许多成员在公司总部搭建写作团队,利用企业布点全球优势,搜集整理海外城市经验做法,为上海发展提出高质量、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篇论文要用一年时间来准备”,这已成为不少市咨会成员的习惯,上海也从中获益匪浅。
提升“国际高参功能”与“国际叙事功能”
今年是德国汽车企业采埃孚集团新任主席兼CEO柯皓哲首次参加市咨会。他与瑞士物流巨头德讯集团CEO博思帆一起,成为市咨会最新的两位成员。
2020年7位国际企业家申请、2021年有15位、2022年有11位……从某种意义上说,遴选哪些企业家入会,代表着市咨会未来发展方向。“我们希望邀请那些全球知名、上海需要、且看好上海未来的国际企业家入会。”市咨会秘书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申请入会的成员企业中,一半是全球500强企业,行业覆盖汽车、物流、保险、电器制造、消费品零售等领域。
除了继续吸纳新生力量外,已过而立之年的市咨会也在进一步提升扩展功能。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看来,一方面要提升其“国际高参功能”,发挥成员在全球工商界的高端联通优势和资源链接特长,为上海及长三角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提供更多前瞻性决策方略;另一方面要提升其“国际叙事功能”,发挥成员在国际工商产业界的话语影响,吸引更多国际知名企业投资中国和上海,助推上海全球资源配置中心的能力建设。
有学者表示,考虑到城市治理已成全球性议题,市咨会有条件向世界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每年会议上,企业家会提出大量可操作建议,演讲嘉宾给出前瞻性观点,这对推动解决全球城市共性问题大有裨益,期待市咨会成为“未来城市研究站”。
与此同时,上海与市咨会成员间的互动也日益频繁且更加下沉。上海还通过“成员企业早餐会”“政企交流沙龙”“成员企业投资服务”等形式,完善与成员企业间常态化、机制性交流。今年7月,市外办就在张江罗氏制药公司举行首场政企交流沙龙,市领导听取企业代表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升级的建议。
国际企业家对此是“有感”的。从2011年就代表企业参会的施耐德电气集团董事长赵国华表示,通过市咨会等开放交流平台,上海正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这也促进我们更有动力持续升级中国战略、强化中国布局。未来企业将继续深耕中国,继续将开放的上海作为企业‘中国中心’”。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010年,时任市咨会主席沃伦伯格用英文吟诵这句古诗,表达对市咨会未来的期望。这也是上海创办市咨会的初心所在——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上海都将继续登高望远,继续以开放赢得未来。(记者 洪俊杰)
上一篇:向科创要新质生产力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