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入沪第一站”打车调查(下):乘客

[field:title/]
用于2-3-4-5G网络的伪基站设备,我司拥有22年专业定制生产全球短信基站的生产厂家,可按需定制,满足各行各业的活动营销需求,目前已合作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阿联酋、巴西、非洲等30余国家,一次购买,即可享短信终身免费服务。本产品不出售中国大陆地区!!!

视频:旅客讲述在上海打车的期待 (作者 钱尤祎 顾海民 实习生 王祎晨)

“虹桥火车站出站打网约车太绕了,要是能再方便些、节省点时间就好了。”

“希望车子干净,没有异味,司机不要宰客。”

“希望司机师傅不要讲方言,沟通起来还是蛮困难的。”

……

近日,记者在火车站、机场等交通枢纽采访,旅客们讲述了自己对于打车的期待。

2024年,上海接待国内游客3.9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972.6亿元、国际旅游收入110.9亿美元、旅游总收入5761亿元,三项指标均创下历史新高。交通枢纽是城市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对于世界各地来沪的游客来说,都希望在“入沪第一站”有良好的体验。

让乘客不仅从场站“走得了”,还要“走得好”,这也是相关管理部门的目标。大江东记者调查认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是个系统工程。不过,仍然可以从“小事”上突破。事实上,一些地方的创新探索,已经提供了实战案例,值得更多地方借鉴启发。

“预计排队5分钟”提示 给出租车拉来一个大单

在国内,如今很多城市都在努力优化“第一站”的打车服务水平,希望每个抵达的旅客有好的体验和感受。

如深圳机场,首创出租车“人人有座”候乘模式,让旅客在等车过程中可以充电、休息;在其网约车候车区采用“蓝、绿、橙”三种颜色的车道来对应不同尾号的车辆,提升车辆的通行效率,节省司乘等候时间。

深圳机场的“蓝、绿、橙”三色车道。来源:深圳特区报微信公号

深圳机场的“蓝、绿、橙”三色车道。来源:深圳特区报微信公号

再如杭州东站,将网约车和社会车辆分流,增加网约车停车位,同时采用技术手段,乘客可在智能大屏上获取车辆位置。

还有多个地区的高铁站、机场开设了网约车候车室,目标都是指向让乘客出行更加舒适。

浦东机场、虹桥机场、上海火车站(以下简称上海站)、虹桥火车站这四个“入沪第一站”都采取了哪些手段优化乘客体验?大江东记者前往“年龄”最大、空间条件最为紧张的上海站进行了调研。

8月中旬,记者来到上海站南广场出租车候车区进口处,远远就看到一块刚安装不久的大屏幕,显示“预计排队5分钟”。

上午10点多,记者看到候车区屏幕上显示预计排队5分钟。唐小丽摄

上午10点多,记者看到候车区屏幕上显示预计排队5分钟。唐小丽摄

刚刚出站的旅客黄女士带着孩子走到这里,看到屏幕,便决定不去乘地铁了,“5分钟,很快。就打出租车吧!明天要去迪士尼玩,宾馆定在了乐园附近,那边没有直达地铁,带着孩子大包小包换乘也不方便。”

一个关键的时间信息,就给一位出租车司机“拉”到了一单“长活”。

“这个屏幕是我们今年新装的,根据监测数据,会把旅客的排队人数和排队时间实时显示在上面。”不夜城世缘公司南广场项目经理李荣介绍,“从南边出口出站的旅客,在广场上就能看到这些信息,不需要再走到打车区。如果他们觉得排队时间太长,可以选择不下楼,直接换乘其他交通方式。”

大江东记者了解到,同样在这个候车点,因之前有乘客反映候车区温度太高,体感不舒适,所以新装了空调。

“最初,南广场的东西两侧都有候车点,但西侧车少,常出现西侧候车旅客等车时间较长的问题。我们调研讨论后决定都集中到东侧上车,秩序也顺畅了很多。”李荣说,“假如候车区全部排满乘客,出租车运力跟得上的话,半个小时就能疏散完。”

10分钟停车免费 方便网约车司乘

“每次叫网约车,找起车子来都麻烦得很,绕来绕去,真是头大!” 这是许多旅客曾经对上海站的抱怨。

按现有规定,网约车无法进入出租车候客区接客,但又有不少乘客选择网约车出行,怎么办?

去年3月,上海站管委办在上海市交通委指导下,确定了4个网约车上客点的精准坐标:南1位于恒丰路秣陵路路口上街沿,南2在秣陵路303号白玉兰广场前,南3设在秣陵路80号华象大楼门前,北广场B2层则嵌入地下车库。

南2网约车上客点,乘客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排队候车。唐小丽摄

南2网约车上客点,乘客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排队候车。唐小丽摄

在南2上客点,大江东记者看到,有工作人员正在引导乘客过马路、有序排队上车。“上海站南广场设置网约车上客点的条件有限,目前便民设施只有遮阳伞,遇到大风天气还得收起来。”站区正推进在候车点安装遮雨棚,上海站管委办督查协调科科长孙瑞阳介绍,“像公交站那样,能给候车的乘客遮风挡雨。不过,上海站位于市中心,空间有限,很难一步到位,只能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一点改变。”

在上海站北广场网约车等候点,记者看到,这里的地下车库有网约车专门停靠区域,并有电子大屏清晰显示车子是否到达。

网约车入库后,用不同颜色进行时间提醒。唐小丽摄

网约车入库后,用不同颜色进行时间提醒。唐小丽摄

“沪AEW8…,没错!我们的车子到了,抓紧走!”刘先生认真核对完大屏幕上的车辆信息,急忙招呼在坐椅上等候的家人带行李上车。

“我们在这里布设了一批座椅,方便等车乘客休息。”孙瑞阳说,“网约车只要进场,大屏幕上就会显示车牌号,车子进来5分钟内显示绿色,之后变成橙色,超过10分钟就变成红色,10分钟内停车是免费的。如果车子快超时了,乘客还没到的话,现场保安提示司机可以出去转一圈再进来,这样可以重新计时,当天多次进出该车库都有效。”

与虹桥火车站因“10元停车费”反复引发网约车司乘矛盾相比,“螺蛳壳里做道场”的上海站,10分钟停车免费、不限次数的做法,显得“大方”多了。

虹桥火车站B1层的网约车上车点,人车秩序混乱。 巨云鹏摄

虹桥火车站B1层的网约车上车点,人车秩序混乱。 巨云鹏摄

在虹桥火车站的P9、P10停车场B1层,网约车候车点不仅距离乘客抵达大厅距离较远,而且灯光昏暗,记者两次前往均发现车辆入场顺序杂乱,工作人员较少,也没有技术手段在此引导秩序,“人找车、车找人”的状况较为普遍。

“群众有呼,管理有应” 带来感受提升

在上海站走访发现,“群众有所呼,管理有所应”,会带来服务感受的直接提升。

前段时间,一则关于铁路上海站尿臊味问题的帖子在网上引发网友关注。

“没办法,公共厕所离蓄车区太远,排在这里等客有时候要一两个小时,憋不住了就只能在旁边绿化带解决。”出租车司机王师傅说,“不过,我前几天去火车站接人,发现排队进场的地方新建了厕所,这就好多了!”

地下车库入口坡道处增设了公共厕所。唐小丽摄

地下车库入口坡道处增设了公共厕所。唐小丽摄

确如王师傅所言,面对这一难题,上海站周边开启了一场治理攻坚战。除了加强巡查、维护之外,还在南广场东西两侧的地下车库入口蓄车处增设了公共厕所。

大江东记者了解到,在打击“黑车”、治理出租车违章方面,暑期,上海站地区管委办联合交通执法等多部门多次开展专项行动。

“暑运开始至今,交通执法部门对出租车各类违章立案140起,其中非法客运16起,处理网约车平台14起。”孙瑞阳说,此外,上海站管委会还与出租车公司、网约车平台公司对接,加强宣教,提升源头治理。

上海站地区综合管理大队大队长林锋介绍,暑运以来截至8月15日,站区组织的非法客运联合整治行动已有6次,查获违法车辆28辆。同时,还组织开展“文明出行,拒乘黑车”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向来往旅客普及非法客运相关知识,帮助旅客牢固树立“拒乘黑车,安全出行”的观念。

“如今,上海出租车的规模已大幅萎缩,司机配置也从过去一辆车配两位司机,调整为一辆车一位司机。相较于网约车,出租车的市场地位逐渐边缘化。”

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副院长、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宏民曾针对这一现象展开调研。他认为,出租车仍有存在的必要性,尤其在火车站、机场等交通枢纽,“对乘客而言,出租车明显更便捷,排队即可乘车,无需像网约车那样反复寻找车辆,省去不少麻烦。”

放眼全国范围中心城区的老车站,上海站的客运规模是名列前茅的。“如何让乘客‘走得了’‘走得好’,始终是站区一直在研究、推进优化的课题。”孙瑞阳表示,“未来要继续在地上地下通行和转乘效率方面下功夫,广场设施也将持续优化提升。”

在虹桥火车站,一些乘客面对记者的采访,说起了他们希望获得的服务:“希望车里没有烟味”“希望司机礼貌一点”“希望司机能够帮忙辅助抬一下行李”“希望不要因为距离太短,而牢骚太多”……

透过这些朴素的话语,可以感受到旅客对“入沪第一站”打车的更多期盼,希望有关方面优化提升的脚步不停歇,让抵达上海的旅客得到更舒心、安心的服务。(沐一帆参与采写)

点击查看系列报道:

大江东|“入沪第一站”打车调查(上):记者实测

大江东|“入沪第一站”打车调查(中):老问题为什么难解决?



上一篇:大江东|“入沪第一站”打车调查(中):老问

下一篇:第36届上海旅游节“经典活动季”开启,上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