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淮安清江浦经济开发区,华夏源细胞药研发生产基地的工地上,挖掘机与起重机协同作业,工人争分夺秒推进建设;复星医疗器械产业园自动化车间里,手术刀片经数十道精密工序成型,即将发往全球80多个国家;平安医用设备公司的光感理针机高速运转,20余台设备仅需1人看管,日均产能最高达35万支……
航拍淮安清江浦区生物医药产业园。蒋童摄
锚定新型工业化方向,清江浦区将项目攻坚作为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通过科技招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推动产业从前沿研发向高端制造延伸。目前,全区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0个省级以上创新载体,涵盖原料药、制剂、医疗器械多个领域的200亿级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集群雏形初显。
“从签约到建设,当地政府的高效服务让我们坚定了投资信心。”华夏源细胞集团董事长王彦端的话,道出了企业心声。作为专注细胞工程与再生医学的高新技术企业,该集团在清江浦布局的细胞药研发生产基地,包含药品级细胞GMP生产车间、生物材料与生物3D打印生产车间、肿瘤类器官医学检验所等功能板块。项目建成后,不仅将成为“全国细胞高速公路”重要节点,更能为清江浦乃至淮安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注入强劲动能。
项目推进的 “清江浦速度” 不断刷新。世田谷生物科技生产加工基地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60天。“当前厂房装修进入扫尾阶段,设备陆续入场调试,预计10月中旬投产。”清江浦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王宇介绍,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开票销售10亿元、税收5000万元。
复星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期间,当地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将施工许可证审批从常规2个月压缩至1个月,通过“并联审”“容缺办”让项目提前3个月投产。如今,这座占地近百亩的园区年产8500万条医用缝合针线、1.2亿片手术刀片,还吸引淮阴医疗器械、博毅雅医疗等企业入驻,形成“龙头带动、配套集聚”的格局。
为给产业发展留足空间,清江浦区持续深化低效用地清理与空间重塑。在已收储1000亩生物医药产业用地基础上,将再拓展600亩连片地块;开发区西片区规划建设的超10万平方米医疗器械产业承接载体,可满足初创企业“拎包入驻”需求。从项目落地到空间保障,从政务服务到创新支撑,清江浦正以全链条赋能,推动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向更高水平的 “都市工业集聚区” 迈进。(蒋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