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伦敦10月3日电 (徐量)如果说贵州是一首交响曲,那么山川是它的低音,非遗是它的旋律,茅台则是最悠长的一抹余韵。如今,这份独特的旋律从赤水河畔流向泰晤士河,在世界舞台上被倾听与共鸣。近期,由贵州茅台冠名支持的“山海无界·乐传全球”中欧艺术交流音乐会与“音画贵州·非遗之韵”文旅推介会在英国伦敦成功举办,贵州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再次绽放光彩,茅台则以其独特的国际化视野,为贵州文化的“出海之旅”注入了醇厚的力量。
一段跨越山海的的音乐对话
“山海无界·乐传全球”中欧艺术交流音乐会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杜克大厅奏响,中英各界逾三百多名代表出席。音乐会分为上下半场,曲目既有中国民族器乐的深情韵味,也有西方古典音乐的优雅气质,由中欧音乐家携手演绎改编与原创作品。
“山海无界·乐传全球”中欧艺术交流音乐会在伦敦成功举行。杨浩鹏摄
上半场由贵州音乐家领衔呈现,展现出多彩的民族风貌:有豪情奔放的合奏《赛马》,有清丽悠扬的《茉莉花》,有充满唐风诗意的重奏《山语幻》。木叶、芦笙与乐队交织出的《乡音恋歌》唱出了苗族乡音的深情;琵琶与乐队合奏的《春江花月夜》则再现江南的雅致。侗族大歌《八月金秋好风光》原汁原味地传递了山地民族的生命力;布依族风情的《好花红》欢快热烈;而《敦煌》与《九州同》则在丝路意象与现代旋律中,完成了传统与创新的对话。
现场,也有旅居英国的贵州人随着音乐家的演奏,感受到故乡的山地旋律在异国回响。贵州的声音,走出山川而更贴近世界,也更温暖人心。
音画贵州:非遗与美酒共赴伦敦
紧接着第二天,在伦敦市中心举办的“音画贵州·非遗之韵”文旅推介会,则以全景式的呈现展示了贵州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从芦笙、口弦到蜡染、牛腿琴,非遗的光彩与贵州山水的壮丽相映成趣。
英国观众虽语言不通,却在芦笙悠扬的旋律中会心点头、沉醉其中;当侗族的祝酒歌响起,他们举起酒杯,品尝香醇的茅台,用微笑与举杯回应这份来自贵州的热情共祝友谊长存。更具创意的是,活动中还推出了由英国调酒师特质的茅台鸡尾酒,让这杯来自东方的酱香酒,以新的方式被更多人接受和喜爱。
英国观众在现场同演唱《祝酒歌》的侗族歌手互动。杨浩鹏摄
茅台:从品牌出海到文化传播的新范本
茅台“出海”,除了让自己的产品走向海外市场,其实也是一种文化身份的输出。它承载着贵州的山川气韵、民族精神与匠心传承,成为讲述贵州故事、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无论是在本次音乐会的舞台,还是推介会的现场,茅台的出现已超越了单纯的品牌亮相,醇厚的酒香牵动情感,文化的力量建立共鸣,让贵州的故事在世界面前鲜活呈现。
英国嘉宾对贵州非遗手工作品兴趣浓厚。杨浩鹏摄
更重要的是,茅台在支持贵州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注重非遗的保护与传播。正如侗族大歌、苗族飞歌、芦笙声鸣在国际舞台被听见,茅台的助力让这些声音走向世界,被更多人欣赏与珍视,让这场文化交流充满了黔韵的真诚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