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获悉:截至目前,2025年自治区财政共下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资金2.4亿元,以支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开展,支持“三区”人才计划(面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选派教师的专项支持计划)教师专项工作开展,支持优秀中青年教师助力乡村振兴等,为教育系统补充优秀师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年,内蒙古始终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为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强师之基。
强化资金保障,夯实师资根基。内蒙古发挥财政职能,多种途径全力保障教师队伍建设。财政资金支持下,全区2025年上半年招募“银龄教师”214人,让经验丰富、能力突出且有意愿的退休教师继续在教育岗位上发光发热。此外,从2024年1月1日起,自治区将中央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由每年每人3.82万元提高到4.18万元,以切实提高特岗教师待遇,进一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聚焦乡村教育,保障教师待遇。自治区财政聚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2025年安排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资金,对在乡村学校工作的教师每人每月给予生活补助300元,对在村小学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每人每月给予生活补助400元,为教师扎根乡村提供更加有效的生活保障;支持选派优秀教师对旗县级以下师资薄弱学校进行组团式支援,安排优秀中青年教师助力乡村振兴支教补贴资金,为服务期间(促进乡村振兴)的支教教师按每人每天1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补助。这些资金投入和帮扶举措,有力保障了在乡村工作的教师待遇,为乡村教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加大培训投入,全面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方面,自治区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全力实施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5年争取中央财政资金6560万元,重点支持开展边境旗县“一对一”教师帮扶全覆盖培训,培训教师1000余人。同时,自治区财政2025年配套安排教师培训经费1000万元,与前面计划统一规划、统筹实施,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及专业化水平。
支持师范院校提升教育水平。为从源头上改善师资供给,自治区财政大力支持师范类院校建设:2025年下达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专项资金1.39亿元,全力支持内蒙古师范大学、集宁师范学院和包头师范学院等师范类院校建设;下达“优师计划”专项资金850万元,支持自治区定向培养747名优秀教师。通过多种举措,自治区师范类院校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奠定了重要基础。(记者 杨威)
上一篇:内蒙古认定14家科技标杆企业
下一篇:沃野鎏金绘答卷 粮安天下写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