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实习生 李雨菲
在唐山丰润区的校园里,人工智能教育正悄然改变着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小学生通过语音指挥机器人完成各种任务,中学生在AI辅助下个性化学习,这些场景正是丰润区教育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
2020年10月,唐山市丰润区迎宾路小学、西实验小学、杨官林镇黄家屯中心小学成功入围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小学阶段)。
当时全国仅有33所小学获此资格。五年来,丰润区的人工智能教育已经从三所实验校的“星星之火”发展成覆盖全区的“燎原之势”,让孩子们在AI的陪伴下快乐成长。
联盟协作:打造人工智能教育共同体
2020年12月17日,丰润区的教育探索迎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迎宾路小学、西实验小学、杨官林镇黄家屯中心小学与迁安市第七实验小学结成唐山市人工智能实验联盟校。
这是河北省首个联盟校,标志着人工智能教育从单校试点走向区域协作。
联盟校首次研讨课例展示活动采用了先进的3D全景直播技术,吸引了1000余名教育工作者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参与。这种开放、共享的模式,为全区乃至全市的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可推广的经验。
“从区域整体推进的角度看,丰润区教育局高度重视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建设,以中央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教育展示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在教育信息化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机器人创客教育、人工智能素质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唐山丰润区教育局局长门成毅说。
课程创新:体验式学习激发学生兴趣
人机对话体验、机器学习游戏、智能机器人编程……在人工智能课程设计上,丰润区的学校积极探索体验式学习活动,让学生们在亲身实践中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还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黄家屯中心小学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开展了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培训活动。教研员檀华成老师现场展示了人工智能编程课《音控机器人》,学生们通过语音控制“小飞”机器人,并进行亲密互动。这种体验式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师生对人工智能的浓厚兴趣。
同样,河北丰润车轴山中学高度重视人工智能课程实践,于2021年装备了高标准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于2022年5月申请成为“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校。
“我校从高一年级开设了央馆人工智能课程,科大讯飞为学校提供了硬件、软件,以及线上、线下的大力支持。每周一节的人工智能课程,使得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生的人工智能综合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河北丰润车轴山中学副校长马秀清表示。
规模化应用:从试点到区域推广
如今,丰润区的人工智能教育已经从试点阶段走向规模化应用。
2024年10月15日,唐山市在丰润区迎宾路小学召开了“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研讨交流暨培训会。这次会议展示了丰润区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成果,包括课程展示、说课活动以及区域经验交流。
人工智能教育能否高质量实施,关键在于教师。在此次研讨会上,来自不同区域的教师围绕课程开设的经验展开了深入的交流。这种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能有效提升教育质量,并增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自信心。
“现在全区60多所农村学校都有了AI课堂,2万多名孩子在这里触摸未来。”门成毅表示,当孩子们不再只是学习AI知识,更是在与AI共同成长——学习方式变得更有趣,思维能力走向更高效,未来的道路也因此更加宽广。
下一篇:燕赵山海行⑳丨吴桥杂技的江湖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