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南京社会球场有的持续“爆单”,有的少人问津 —— ——
球场越热火,城市越精彩
入秋后的南京,晚风裹挟着丝丝凉意漫过街巷,驱散暑气的同时,也点燃了市民的运动热情。城北“森警球场”、城中凯瑟琳“天空球场”、河西“西城·夜未央”与城南“七号足球公园”……一个个社会球场摇身变为活力磁场,各单位、社会团体组织的联赛、队赛轮番登场。每到周末,黄金时段的中夜场更是炙手可热,球场预订常常需提前一周。
然而,繁华背后亦有隐忧。在城市的另一隅,不少社区球场因位置较偏,或没人管理,利用率一直不高,陷入门可罗雀的困境。这些本该充满呐喊与欢笑的场地,如今却成了居民遛狗、跳广场舞的场所,有的甚至已关门打烊,与热闹非凡的热门球场形成鲜明反差。
球场是活力城市、宜居城市的象征。夜幕下城市里的“灯光球场”该如何布点和建设,又该怎样通过管理和运营唤醒生机?记者进行了调研。
热门球场持续“爆单”,踢场球不仅贵还难约
“苏超”热潮下,南京足球赛事不断升温。继“湖超”(南京环玄武湖文旅消费联盟足球联赛)、“鼓超”(鼓楼区足球联赛)之后,“医超”再次登场。9月2日晚,由南京16家大医院组队的联赛在南京警察学院比赛,每周一、周二晚上进行,从8月下旬到10月下旬持续两个月。医生们脱下白大褂,在绿茵场上挥汗如雨,球场歌手驻唱加持,热闹得像个“足球嘉年华”。
谈及赛事安排,项目主理人路欢解释,选在周中办赛是因为周末球市太火了,根本排不过来。虽不在周末,但多片场地同时开赛,中间设驻唱、康复区,“那环境、那气氛,一样热闹!”
南京警察学院位于锁金村地区,新校区已迁至仙林,老校区大操场被路欢团队租下后,改建成3片8人制、3片5人制球场,今年4月对外开放,由于场地大、氛围好,暑期16:30—22:30的中晚场基本满场,双休日19—21点“黄金档”包场费800元/2小时。除了“医超”,玄武足协杯、江苏高校校友联赛也在这里举行。
路欢管理的另一处球场,位于市中心北极阁山下一处楼顶天台上,唤作凯瑟琳“天空球场”,3片5人制球场悬于半空,在周边高楼和山体“环视”下,闹中寻幽、别有洞天。
傍晚6点多,市中心喧嚣和热气尚未散去,附近电信、移动大楼和紫峰大厦的白领们便来到了空中球场,换上球衣、球鞋,立马切换到运动状态。球场主要服务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高校校友,凭借市中心绝佳位置,每晚6点到10点档十分紧俏。
南京城北的南京商厦、城南的红星美凯龙,也把球场设在商场楼顶。红星美凯龙楼顶面积近万平方米,改造出2个8人制、3个5人制、1个7人制6片球场,取名“卡子门体育公园”。“这里是城南门户,在屋顶踢球,视野十分‘享受’,绕城公路、应天高架、双龙大道上车流滚滚,南京南站、卡子门世纪塔、花神湖等城市地标尽收眼底。”主理人刘洋说,球场已吸纳散客群5000多人,每周踢140多场比赛,人均消费40元。
在南河边的河西大街高架桥下,西城·夜未央星光足球场拥有两片标准7人制足球场,今年4月对外开放。主理人祁正伟介绍,球场收费400元/小时,2小时起约。
“每晚6点到9点,场地全部排满,周一至周日持续‘爆单’。很多熟客订不到场,我们会协调推荐到附近合作球场。”祁正伟坦言,球场高人气,与其紧邻建邺高新区密不可分。园区内多家重点企业如苏交科、苏美达等,都将包场踢球纳入员工业余福利体系,晚上6点到9点的时间段,基本被企业订满。企业团队稳定包场,不仅保障了球场的基本收益,也构建起以球会友、健康生活的区域社交氛围。
“‘苏超’带动了南京球场运营,主城区总共160多个社会球场,多数运转较好。”南京市体育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像森警、卡子门、西城·夜未央这类区位好、环境优的社会球场,“5人制”平均四五百元一场球(2小时),“7人制”“8人制”七八百元一场球,双休日晚场黄金档都要提前预订,还不易订到。
位置偏氛围缺,一些社区球场多年未开放
“热门球场受到青睐,一来地理位置好,二来服务配套全。”刘洋总结说,球友踢球主要看两点,一是可达性怎样、方便不方便,二是设施要全、服务要好。
为此,凯瑟琳、红星美凯龙球场都配套了更衣室、淋浴间、理疗室,球员踢完球后可以冲个澡、做个理疗、喝杯热茶、垫些点心,休息片刻再走。森警、凯瑟琳8片场地还配备了AR直播录像功能,球员赛后能看回放复盘,研讨技战术配合。
“如果位置稍远些,但是交通方便、场地大、服务好,球员也愿意去。”秦淮区足协秘书长李凯说,南京七号足球公园位于绕城公路边的京沪高铁高架桥下,面积有1.3万平方米,分出3个8人制、2个5人制5片球场,除了冲淋、茶餐服务外,还配套了会议室、棋牌室、停车场,吸引了100多个球队群、1.8万人粉丝群。“对球友来说,踢球就讲个气氛、图个热闹,5片球场一顺排开,看着就兴奋。”球场主理人王洋说,这里不仅是球场,还是单位团建、客商会友的地方。
可在中心城区,除了学校操场、大楼屋顶,找个大场地并不容易,小球场如何赢得球友欢迎?“可以融入城市公园、生活街区,做到小而美、小而精。”鼓楼区足协秘书长耿涛介绍,鼓楼区地处老城区,用地紧张,为此在南艺后街和古林公园建了两个5人制球场,依托商业街和公园的人气,很受欢迎。南艺后街5人制足球场、标准篮球场都建在外秦淮河边,一天到晚热热闹闹的。
倘若既没有规模和氛围,又没有环境和配套,社区零星插建的一两片球场,人气难免不尽如人意。
一个周末的晚上,记者开车下绕城公路双麒路出口后七绕八绕,来到万达紫金明珠小区门口,请保安开门后,穿过小区,才找到藏身小区背后的两片5人制笼式足球场,没有亮灯,也没人踢球,球场内散落着纸片、塑料瓶和垃圾,草皮翻了不少,围网破了好几处,用编织袋盖着——显然,这里好长时间没有使用了。
“建成4年了,一直没有好好开放过。”球场边散步的居民告诉记者,这片球场夹在绕城公路和小区间,外人不容易找到,白天偶尔还有孩子进去踢几下,晚上一直关着灯,想踢球得自己带照明工具。
对此,秦淮区足协有关负责人回应说,考虑到管养成本,他们本想派人收费管理,但居民投诉球场是街道建的,不应收费,便一直僵持着。
而位于城东扇骨营清水塘边的一座3人制“袖珍球场”,大门落锁、已经关张。记者现场看到,球场紧挨着居民楼。李凯说,这里只要一踢球就会吵着居民,引来投诉。
知情人士透露,南京主城某区建的30多片社会球场,大半未能很好运转,有的长期闲置,有的被居民用于跳广场舞,甚至遛狗。
“边角”区域共享,各类球场的理想场地
“现代足球场远非单一功能的体育竞技设施,而是融合体育、文化与旅游功能的复合型城市公共空间,深度融入城市肌理与公共空间体系,兼具高水平的运动属性与独特的景观价值。”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城市设计与建筑管理处处长苏玲介绍,足球场高质量融入美好城市建设,不仅提升了体育服务水平,更是在打造具有辨识度、活力感和人文温度的城市公共客厅,对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文旅融合、增强市民归属感与幸福感具有多重意义。
在南京,每当夜幕降临,主干道边、城市公园内一片片灯光璀璨的球场和满场飞奔的年轻人,是城市最动人的风景。而藏身社区角落、黑灯瞎火的球场,也不免让人惋惜。“两方面的实例告诉我们,球场规划必须科学选址,运转得当方可有效利用。”秦淮区足协主席张敬说。
主城区用地紧张,但是居民密集,还是要大力挖潜建球场,形象的说法叫“金角银边、见缝插针”。但张敬认为,“金角银边”不是“犄角旮旯”,见缝插针也不能随便找地。考虑到建成区实际状况,“角”可以选择大型建筑物屋顶、长跨高架桥下,“边”可以利用滨水空间、高快路退让空地,这些“边角”区域共享、交通方便,是建设各类球场的理想场地。
为此南京积极探索。七号足球公园选址宁沪、宁杭高铁线“夹角处”,原来是桥下废地,堆满了渣土,如今改造成一大片球场,成为旅客出南京的一道风景。驱车从凤台南路转向河西大街,远远便能看见璀璨灯光环绕下的一抹绿茵——高架桥和群楼环抱中的“西城·夜未央”星光球场,如同城市中的绿洲,点亮了河西的夜晚。
“空中球场”唤醒了沉睡的屋顶资源,扮靓了城市“第五空间”。南京商厦在屋顶球场配套茶社、音乐吧。凯瑟琳球场山林叠翠、鲜花簇拥。屋顶不只是建筑的“盖子”,还是串联餐饮、休闲、运动等多元消费场景的平台。
从月牙湖到玄武湖,从秦淮河到长江,一批水岸足球公园纷纷建成。利用滨江地块,江心洲南岛正建设3片11人制足球场和1片7人制足球场——长河落日、江风吹拂,南京市民将能在真草球场上酣畅淋漓地踢球。
网红球场不仅本地球友心仪,还吸引了都市圈球友。刘洋说,卡子门足球公园距南京南站很近,马鞍山、滁州等地的球友们经常相约周末坐高铁来踢球。路欢介绍,南京高校校友足球联赛在凯瑟琳球场举办四届,吸引了60所高校、40多支球队参赛,不少外地校友从芜湖、合肥开车赶来踢球。
足球的魅力跨越地域,也激活了城市,前提是要把球场管理好、运营好。从“西城·夜未央”星光球场、凯瑟琳“天空球场”到卡子门足球公园,产权主体无论是国企平台还是商业企业,都实行了市场化运营。
“可见市场化管理是球场运转的前提。”张敬说,球场人工、水电、管养都要花钱,要跟居民讲清楚,即便是国企平台建的,也要适当收取费用维持运营。
对此,秦淮区月牙湖公园标营门球场、双桥门高架下路子铺球场等球场收费开放的同时,每天也拿出相应时段免费开放。“西城·夜未央”球场每周五晚6:30—7:30推出“公益足球培训课”,请专业教练为高新区企业员工免费教学。“球场建管用一体,才能持续运营、便民利民。”李凯说。
一边是活力奔涌的运动热潮,一边是闲置蒙尘的场地资源。我们期待每一片绿茵场都能焕发应有的光彩,让运动的脉搏,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强劲跳动。
球场越热火,城市越精彩。(顾巍钟 刘霞 实习生 何千雪)
来源:新华日报
下一篇:1至8月江苏文旅市场热度高企 游客消费增长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