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技”吴桥|独台戏 “扁担”的新生

[field:title/]
用于2-3-4-5G网络的伪基站设备,我司拥有22年专业定制生产全球短信基站的生产厂家,可按需定制,满足各行各业的活动营销需求,目前已合作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阿联酋、巴西、非洲等30余国家,一次购买,即可享短信终身免费服务。本产品不出售中国大陆地区!!!

  • 2運營商全頻覆蓋
  • 1300W高功率主機
  • 隱藏式鯊魚鰭天線
  • 24/7科技線上支持
  • 大容量戶車載電池
  • 3000W高功率逆變器
  • 雙清包稅包郵跨國配送
  • 三方工作安排
  • 支持任意国家短信代發測試

视频制作:沧州广播电视台

“手打阴阳板,锣鼓闹喧天。木人耍杂技,大家都来看……”在河北吴桥杂技大世界,63岁的黄彦芬用一根“扁担”挑起整个舞台,幕布后,她十指翻飞,演绎着千古故事。

独台戏起源于唐朝,又名扁担戏、嘟打戏,是一种集戏曲、曲艺、口技、民间工艺于一体的艺术形式,2012年被列入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演出时,演员用一根扁担挑起乐器、道具、舞台等全部“家当”,就地搭起戏楼。表演者操纵手中的木偶,双脚控制锣鼓,连演带唱,热闹非凡。

“嘟打戏,搭戏台,一个扁担支起来。”这首流传在吴桥民间的儿歌,唱出了独台戏的独特演出形式。

黄彦芬出生于杂技世家,13岁时进入吴桥县青年评剧团学习戏曲,29岁时拜师学习独台戏表演。具有一定戏曲功底的她勤学苦练,很快掌握了独台戏表演技巧。

1993年,吴桥杂技大世界建成开放,她便进入景区独立演出。三十多年的坚守,她从青涩学徒成长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表演中,除了继承传统表演形式,黄彦芬大胆创新,将吴桥杂技元素融入表演,增强手上技巧功夫,提高表演难度,创作了《木人杂耍》《顶坛子》等特色节目,让表现形式更丰富。

幕布后,黄彦芬的双手仍在舞动。

锣鼓声声中,历史与现代在此刻相遇:木偶翻转,唱腔婉转,千古故事在方寸戏台上继续流传。

独台戏的扁担一头挑着千年传统,一头挑着创新未来。

人民网河北频道

沧州市委宣传部

沧州广播电视台

联合出品



上一篇:第三届赞皇酸枣仁产业发展大会暨睡眠健康产品

下一篇:金秋狮城焕新颜!沧州水陆空三维巡游点燃大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