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夏秋交替之际,民间素有“秋蚊猛如虎”的说法。对此,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蒋荣猛提醒,家庭防蚊的关键在于及时清理各类积水容器,从源头减少蚊虫孳生。民间盛传的“O型血更招蚊子”说法并无科学依据。
蒋荣猛表示,入秋后温度适宜,更利于蚊虫繁殖。“蚊虫最适宜活动的温度通常在33摄氏度以下,因此秋季蚊虫活跃度升高,叮咬更频繁,但其毒性并没有增强。”他提醒公众不必过度恐慌,而应着重做好环境清理。家庭防蚊要及时清理积水容器。城市家庭中,花盆底盘、空调排水槽、鱼缸周边、蓄水瓶罐等各类积水容器是蚊虫主要的孳生场所。农村地区的明渠排水沟、杂草堆、垃圾堆积处及各类露天水体,也是蚊虫最喜产卵的“温床”。
针对盛传的“O型血更招蚊子”说法,蒋荣猛表示,目前并无科学证据表明某种血型更易吸引蚊虫。“蚊子主要通过感知二氧化碳浓度、汗液成分和体温来定位叮咬对象,出汗多、代谢旺盛的人往往更易被叮咬。”(记者 柴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