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守护映初心:一位社区书记24年的暖心路

[field:title/]
用于2-3-4-5G网络的伪基站设备,我司拥有22年专业定制生产全球短信基站的生产厂家,可按需定制,满足各行各业的活动营销需求,目前已合作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阿联酋、巴西、非洲等30余国家,一次购买,即可享短信终身免费服务。本产品不出售中国大陆地区!!!

  “大伙儿听我说啊,今天下雨,活动咱挪屋里头办,一样热热闹闹的!”包头市昆都仑区黄河西路街道友谊19小区四社区党委书记吴秀凤一边忙着摆放桌椅,一边笑着安抚提前到场的居民。

  8月26日下午,因为一场不期而至的秋雨,原本计划在户外举办的以医疗为主题的“围炉夜话”活动,临时转移到了友谊19小区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室内。虽然场地变了,但活动热度未减——

  “大夫,最近药店无法使用门诊统筹,买不上治疗高血压的药了,社区医院能不能买?”

  “护士姑娘,我老伴卧床多年,能不能申请让‘家庭医生’上门服务?”

  ……

  —个个问题接连抛出,医护人员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仿佛老友聚会般温馨自然。“这样的活动太贴心了!”75岁的居民郭荣绥竖起大拇指,“吴书记总是能想到我们心坎里。”

  这场活动只是吴秀凤社区工作的一个缩影。自1998年从包钢下岗后,2001年来到友谊19小区四社区,她就将全部心血倾注在这片有着111栋老旧楼房、6830户居民的土地上。

  “是党给了我新的工作岗位,让我在社区这个大舞台上继续发光发热。”怀着这份朴素的感恩之情,吴秀凤扎根社区,一干就是24年。“刚开始,社区里困难户多、下岗失业人员多,环境脏乱差,是出了名的‘难题’社区。面对千头万绪,很多人望而却步,吴秀凤却偏偏‘轴’了起来”。“我既然选择了,就不能灰头土脸地离开,一定要做出点成绩,对得起百姓的期待,对得起党的信任!”

  这份“轴”,是感恩之后的执着,更是承诺之后的坚守。24年来,为解决居民难题,她哭过、失眠过,但从未打过退堂鼓;为帮助特殊群体,她求过人、说尽好话,但从不觉得丢人;在老旧小区改造的最前沿,她曾被辱骂、被威胁,但最危险的时刻她永远站在最前面。吴秀凤把所有的委屈和压力,都化作了“一定要干好”的动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听党话跟党走,要把社区搞得更好。小家庭好了,社区好了,国家才能更强大!”吴秀凤深知她所在的老旧小区矛盾问题突出,社区治理难度大。为破解难题,她以社区党委为核心,探索实施“全、久、专、精、细”城市基层党建“五字”工作法,让党的组织体系神经末梢更加灵敏强劲。她创新提出“一轴四轮”网格治理机制,以社区党委为轴心,驱动“红色头雁”“小巷组织”“共建单位”“综合执法”四个轮子一起转,推动社区从“单打独斗”变为“多元共治”。

  这一创新,成功融合了辖区24家共建单位的力量,同时,10支由党员群众组成的“小巷红色头雁队伍”成为社区治理的生力军。于是,污染严重的大烟囱被拆除了,积存8年的建筑垃圾清走了,140多处脱落的墙皮修复了,半封闭围栏建起来了,社区马路翻新了,“两室用房”落成了,健身器材、文化大舞台、公共卫生间也相继从蓝图变为现实……

  “真的特别感谢吴书记,我老伴在世的时候瘫痪在床,她对我们家就格外照顾,今年4月老伴走了,她还连着好几天到家来陪我、安慰我。”社区居民张颖阿姨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然眼含热泪,“在我们这里,‘有困难找书记’,这话真不是白说的。所以大家也都听吴书记的,共同为我们的社区建设出力。”

  “社区工作就是用真心换真心。”在吴秀凤心里有一本清晰的“民情账”:85岁的别秀娟老人,在儿子去世后就成了她牵挂的“母亲”,她组织志愿者陪老人过年、过生日,看病、唠嗑;邻里纠纷,她能用11个小时耐心调解直至和好,自己却累倒在地;除夕夜,楼栋突发停电,她放下碗筷直奔现场,让来团聚的儿女等到凌晨;她印制的“连心卡”,上面她的电话十几年未变,至今仍是许多老人最可靠的求助热线。她成立“吴秀凤工作室”,累计提供各类服务3100余次;她坚持每年举行两次述职报告会,开通微信群,累计收集民意诉求3000余条;她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开展服务治理,回应居民关切,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超1000件。她将一个“三多一差”的落后社区,变成了“娱乐活动多、志愿者多、帮扶活动多、爱管敢管事的人多”的幸福家园。

  24年,8760个日日夜夜,从青丝到白发,吴秀凤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着“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深刻内涵。“这场雨看来要下到明天了,大家回家路上一定要小心。”活动结束时,吴秀凤看着窗外越来越大的雨势,脸上写满担忧。送走最后一位居民,她立刻换上雨衣雨鞋,拿起手电筒,“我得去小区里转转。”

  雨还在下,而她的守护,仍在继续……(记者 蔡冬梅 通讯员 冯雪)



上一篇:内蒙古梳理出7条“万里茶道”主要线路

下一篇:云上中蒙博览会商品大集销售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