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抗战精神 共筑国防长城(国防视线)

[field:title/]
用于2-3-4-5G网络的伪基站设备,我司拥有22年专业定制生产全球短信基站的生产厂家,可按需定制,满足各行各业的活动营销需求,目前已合作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阿联酋、巴西、非洲等30余国家,一次购买,即可享短信终身免费服务。本产品不出售中国大陆地区!!!

  • 2運營商全頻覆蓋
  • 1300W高功率主機
  • 隱藏式鯊魚鰭天線
  • 24/7科技線上支持
  • 大容量戶車載電池
  • 3000W高功率逆變器
  • 雙清包稅包郵跨國配送
  • 三方工作安排
  • 支持任意国家短信代發測試

  图①:9月19日,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开幕。图为群众在观看空军航空大学“红鹰”飞行表演队的飞行表演。
  新华社记者 许 畅摄
  图②:9月14日,全国劳动模范、退休老干部刘江秋(中)在辽宁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前为学生讲述抗战故事。
  邹新江摄
  图③:9月7日,安徽芜湖繁昌区,老党员徐孝旺在给预定新兵讲述新四军抗战故事。
  肖本祥摄
  图④:9月17日,内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区五塔寺东街小学开展“心系国防 强国有我”活动。
  丁根厚摄

  9月是“全民国防教育月”,今年的主题是“弘扬抗战精神  共筑国防长城”。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全民国防教育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性工程,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军地各级扎实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凝聚起全社会更加广泛的国防共识,引导广大群众自觉以实际行动关心、支持、参与国防建设。

  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今年“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主题鲜明、形式创新,有效增强了全民国防教育的时代性、覆盖面和感召力。

  ——编  者  

  

  江苏淮安刘老庄镇——

  从娃娃抓起,播下红色火种

  本报记者  姚雪青

  “同学们,大家知道吗?2020年,我们的校名从‘刘老庄中心小学’变更为‘刘老庄连红军小学’——这一变化,凸显了我们与英雄连队之间的深厚感情……”今年9月1日上午,江苏淮安市刘老庄连红军小学国防科技展览馆内,德育教师刘松科从校名讲起,为一年级新生上“开学第一课”,并讲到“刘老庄连”的红军根脉。

  刘松科介绍,国防科技展览馆建于2013年,以“科技强军,少年报国”为主题,分为序厅、兵种展示厅、少年军校三大展区。

  六年级“红色小导游”钱思颖为学弟学妹讲述了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刘老庄八十二烈士事迹,还介绍了展厅里“辽宁舰”“东风—21”等装备模型。

  “除了每年新生的‘开学第一课’,各年级学生都会分专题来展览馆上课,常学常新。”刘松科说,围绕国防教育主题,该校在学生中组建了“红色小导游”“红色宣讲员”等红色社团,在校内外宣讲八十二烈士事迹。前不久,孩子们还给“刘老庄连”的官兵们写信,与他们视频互动。

  9月18日上午,尖锐的防空警报声划破长空,在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上空久久回荡。来自刘老庄初级中学的师生,在纪念碑前整齐列队,手持菊花,低头默哀。

  随后,师生们来到当年新四军与日寇激战的战壕边,瞻仰战斗雕塑。初三学生朱羽涵感慨道:“当年,少年是新四军的后备力量;今天,我们是建设祖国的有生力量!”

  刘老庄初级中学副校长徐新星介绍,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语文组老师带着学生编排了红色舞台剧《鱼水深情》。舞台剧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战士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之后,当地一位老大娘发现有名小战士还活着,就把他带回家救治。虽然3天后这名小战士也不幸牺牲,但他在生前感受到了深深的鱼水情。

  “国防不只是军人的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事。”舞台剧主演朱羽涵说。

  淮安市淮阴区教体局党组副书记刘冬梅介绍,作为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的故乡,当地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用好八十二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深入挖掘“刘老庄连”的爱国主义精神,强化学生的国防意识。

  

  安徽师范大学——

  重学生引导,踢好青春“正步”

  本报记者  李俊杰

  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前夕,在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一场红色观影活动正在展开。

  当天下午4点不到,教室里已座无虚席。大家早早来到现场,等待抗日题材电影《百团大战》放映。

  英勇的战斗、冲锋的身影,每一帧画面,都如响鼓般震撼着同学们的心灵。银幕上,战士们坚定的眼神、无畏的呐喊,仿佛穿越时空,真切地展现在每位同学眼前。

  看到大家聚精会神、屏息凝视,安徽师范大学人武部副部长项家春颇感欣慰:“此次观影活动,不仅是视觉与心灵的震撼之旅,更是学校国防教育的生动实践。”

  在“全民国防教育月”之际,文学院结合专业讲好红色故事,新闻与传播学院组织国防教育演讲比赛,音乐学院开展“艺术进军营”活动,美术学院发挥特长“为烈士画像”……项家春说,一项项活动既有“正”的价值内核,又有“新”的形式载体,把国防教育课程化、专业化、系统化,常讲常新。

  作为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安徽师范大学结合教学实际,不仅建立军事理论课教研室、开设军事必修课,还成立了大学生军事爱好者协会。

  体育学院体育师范专业的学生田晓冬,就是军事爱好者协会中的一员。“我从小就向往军营,新生入学军训的时候,更是萌生了参军的念头。”热爱体育的田晓冬,有着一股不服输、不怕苦的劲儿,每天45分钟的体能训练从不间断,积极为报名参军做好体能储备。

  这些年,安徽师范大学创新开展国防教育活动,不断提升教育实效,引导青年学子更加坚定自觉地关心国防、热爱国防。

  “如今,我校学生参军的意愿更高了,国防意识也增强了。”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胡靖表示,这与学校的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密不可分。

  据统计,自2021年以来,安徽师范大学毕业生入伍人数逐年递增,截至目前,超300名学生先后奔赴军营,开启军旅生涯。

  不久后,新生入学军训即将开始。胡靖说,学校将着力利用好各种国防教育资源,不仅教学生们站军姿、踢正步、练体能,更希望能在他们心中种下热爱祖国、勇于保家卫国的种子。

  (汪瑞华参与采写)  

  

  海军博物馆——

  让文物说话,讲好国防故事

  本报记者  金正波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9月3日,一场主题为“向胜利出发”的国防教育活动在位于山东青岛的海军博物馆展开。

  活动现场,高清大屏实时直播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仪式。随后,来自青岛的艺术家们围绕“铭记抗战历史”“礼赞祖国大好河山”“永续和平”主题展开创作,在宣纸与画布上挥毫泼墨、勾勒山河。他们一边创作,一边讲解书画背后的故事和精神。这不仅是对烽火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对和平未来的热忱展望。

  “我们要铭记历史,赓续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长大后,我也要当海军,保卫祖国的万里海疆。”活动结束,留言簿上面写满了孩子们的心声。

  走进海军博物馆,浓郁的海洋气息与厚重的历史氛围扑面而来。万山海战著名战斗英雄林文虎染血的胸章、从英雄麦贤得脑部取出的弹片、按1∶1比例复制的长江舰、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一件件展品,向每一位到访者诉说着波澜壮阔的海军史诗。

  “人民海军走过的风雨历程,在海军博物馆里高度浓缩。”海军博物馆展陈宣教室负责人介绍,馆内丰富的文物,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是国防教育的生动教材。

  “瞻仰‘人民海军忠于党’主题雕塑,参观内容丰富的展厅,我们深刻体悟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海军建设发展的光辉历程,增强了奋斗强军、建功海洋的动力!”近日,海军航空大学基础学院600多名新学员在博物馆组织“开学第一课”,开启了一场铭记历史、积蓄力量的精神之旅。

  “今年暑假期间,海军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140余万人。展厅里,游客在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前驻足凝视,不时向讲解员提出各种问题。”海军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慕名而来,把这里当作了解海军历史、接受国防教育的重要课堂。

  来自浙江杭州的游客张先生一家,把海军博物馆作为暑期旅行的重要一站。他感慨道:“这次参观给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不仅让他学到了海军知识,更在他心中种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希望他认真学习,长大后成为对祖国和人民有用的人。”

  近年来,海军博物馆创新布展形式,丰富布展内容,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动”起来,提升国防教育凝聚力向心力,激发观众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

  (许诗语参与采写)

  

  武警广东总队——

  邂逅橄榄绿,厚植家国情怀

  本报记者  任彤彤

  东江纵队老兵讲述亲历故事、武警战士演示射击动作……乘车离开军营时,一幕幕场景在广东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初二学生朱小平脑海中闪现,像一颗颗种子在他心里扎下了根。

  9月14日下午,500余名港澳青少年走进武警广东总队,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同心同行·强国有我”港澳青少年进军营活动,“零距离”体验军营生活。

  启动仪式上,情景短片《烽火耀东江》深深触动了香港籍女孩陈家茵。

  陈家茵的父亲曾任香港警察。儿时,父亲对她讲的道理中,“爱国”是个高频词。当她从短片里看到东江纵队老兵黎洪讲述“港九大营救”的经历,更加理解了父亲的用心:“知道了曾经的艰难,才更珍惜现在的日子。‘爱国’不是说说而已。我们不能辜负先辈的付出。”

  “这不仅仅是一次进军营活动,更是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交流的一次有益尝试。”武警广东总队政治工作部赖云飞介绍,此次进军营活动融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元素,增加互动体验类活动安排,并邀请部分港澳学生参加为期3天的军营体验,安排军事训练、军营生活、文化活动等内容,穿插开展“铭记历史·同东纵老战士对话”、赠送《粤港澳敌后抗战回忆录》书籍等活动。

  “快速射击、无人机演示等课目让我大饱眼福,亲身体验模拟射击的感觉太棒了!”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学生高恺阳的爷爷奶奶都是东江纵队老兵,耳濡目染下,他从小就对军营十分向往。高恺阳说:“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如果有机会,我长大后也想来当兵。”

  火热军营里,有嘹亮的强军战歌,有赤诚报国的热血。“这次活动加深了他们对军营的美好憧憬。”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教师郭太琴说,收到活动通知,班里的香港学生积极报名,家长也很支持。

  据了解,这次活动由武警广东总队、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联合举办。武警广东总队吴世雄表示:“此次进军营活动强化了粤港澳青少年同心同行、共创未来的情感纽带,增进了港澳青少年的国家认同。”

  (罗超、廖彬华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8日 06 版)



上一篇:血与火铸就的民族记忆(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