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丨湖心寺与“六户村”:在印尼爪哇山

[field:title/]
用于2-3-4-5G网络的伪基站设备,我司拥有22年专业定制生产全球短信基站的生产厂家,可按需定制,满足各行各业的活动营销需求,目前已合作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阿联酋、巴西、非洲等30余国家,一次购买,即可享短信终身免费服务。本产品不出售中国大陆地区!!!

  • 2運營商全頻覆蓋
  • 1300W高功率主機
  • 隱藏式鯊魚鰭天線
  • 24/7科技線上支持
  • 大容量戶車載電池
  • 3000W高功率逆變器
  • 雙清包稅包郵跨國配送
  • 三方工作安排
  • 支持任意国家短信代發測試

  新华社雅加达10月5日电 记者手记|湖心寺与“六户村”:在印尼爪哇山间守望文化传承

  新华社记者 李富玉

  从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首府万隆出发,沿蜿蜒山路前行,记者抵达位于加鲁特县的章匡湖时,清晨的雾气刚刚散去,远山与云影倒映湖中,静谧如画。湖心一座小岛上矗立着章匡寺——一座推测建于8世纪的印度教庙宇。

  庙宇旁是普洛传统村落,一个仅有六栋高脚屋和一座清真寺的小型定居点,建筑屋顶以棕榈叶覆盖,墙体用编织竹篾筑成。

  “房子只有我们夫妻和一个孩子居住,其他孩子已经成家,不再住这里。”50岁的村民德德·罗哈蒂说。

  普洛村流传着一句谚语:“采摘要请示,取用须得到许可。”在村民眼中,树木、水源、土地乃至岩石,都是维持宇宙平衡的重要部分,动用前应举行仪式,以表达敬意与感恩。

  记者在一棵由全体村民共同守护的古树前,与54岁的村落首领奥马尔交谈。他说:“哪怕只是种树或砍树,都必须先举行仪式,这是我们代代相传的信条。”

  章匡寺曾长期隐没于密林间,1966年被考古学者发现并着手修复,1976年正式对外开放,如今已被列为印尼国家文化遗产。普洛村也被视作印尼传统文化的“活态展示区”,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感受岁月留下的痕迹与传统文化带来的温度。

  不过,旅游热潮也在悄然改变着村庄原有的生活节奏。一些村民说,游客太多时,会打扰他们的日常生活,原本宁静的村落面临压力。

  普洛村文化研究者阿卜杜勒·休库尔认为,目前当地文化旅游的发展仍受制于缺乏真正内生于社区、由村民自主维护的传承机制。印尼文化部文化外交、推广与合作总司司长恩达·阿斯图蒂指出,在推动文化进步过程中,传统社区应成为主角,“社区和原住族群的参与,不只是从包容性角度考虑,更是吸纳文化正能量的战略。”

  傍晚时分,夕阳洒落在湖面上,粼粼波光中一艘竹筏缓缓经过。回望小岛,章匡寺矗立在绿荫之间,记者想到在普洛村一处展览馆墙上看到的一句话:“文化是我们的生命气息。”它似乎在告诉人们,不同信仰、传统与现代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并不冲突,而是会生生不息。



上一篇:美国联邦法官阻止特朗普向波特兰部署国民警卫

下一篇:经济热点问答丨高市早苗将给日本经济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