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法治理念深入基层、生态意识融入日常,密云法院在辖区20个镇街建立了集普法宣传教育、矛盾纠纷化解与生态环保宣传于一体的“普法驿站”,实现街镇全覆盖。目前已开展普法活动145场,覆盖群众8万余人次,特别是在生态环保领域普法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
昨天,在密云溪翁庄镇中心小学,以“生态环保+法治教育”为特色的“小水滴生态普法驿站”格外引人注目。密云法院溪翁庄法庭干警定期走进校园,围绕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主题开展互动式普法。
“我们希望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溪翁庄法庭庭长孟娜介绍,驿站打破传统课堂的空间限制,结合生态环保理念组织生态修复和法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法治精神、增强环保意识。
不久前,驿站组织学生在“生态环境公益修复增殖放流基地”参与增殖放流活动。活动通过公开招标确定苗种供应单位,选取合格水产育苗基地,共向密云水库投放鲢鱼、鳙鱼等鱼苗80.13万公斤。“亲手把鱼苗放入水库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保护环境不是口号,而是一种行动。”溪翁庄镇中心小学学生迟歆童说。
北庄镇是密云水库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在北庄镇,密云法院执行局与当地共建“清水河畔普法驿站”。干警们结合辖区生态特点,围绕非法采矿、滥伐林木、污染环境、非法捕捞等典型案件,定期面向村民、民宿经营者和观鸟爱好者开展普法宣传。驿站还设立“法治意见箱”,鼓励大家积极反映生态保护中发现的问题,成为生态保护的“前哨员”和“监督员”,把司法力量融入生态保护第一线。
据了解,近两年普法驿站在北京各区全面铺开,北京高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在“八五”普法期间提出建立“百个普法驿站”,指导全市法院积极对接镇街、学校、园区等单位场所,目前已建立启用“普法驿站”500余家。(记者 徐慧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