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长春9月30日电 (记者马俊华、李洋)“起来哟!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9月30日,吉林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孙晓芙从东北抗日联军歌曲《露营之歌》入题,为学生们讲解了以“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为核心内涵的东北抗联精神,帮助学生筑牢思想根基,坚守正确政治方向,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吉林工商学院学生听教师现场授课。人民网记者 马俊华摄
在我国第12个烈士纪念日这个承载着缅怀与传承的特殊日子,由人民网与长春文旅集团联合主办的“弘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行走的思政课线下答题活动,在长春市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圆满落下帷幕。
吉林工商学院学生交流讨论问题。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自9月10日启动以来,这场打破校园围墙的思政实践,先后迎接了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10余所吉林高校,以“沉浸式教学+线下答题”的创新形式,让青年学子在触摸历史中感悟精神,在互动实践中赓续红色血脉,为新时代思政教育写下生动注脚。
吉林工商学院
老街变课堂,红色教育“活”起来
“第一次在百年老建筑里学思政,砖石上的纹路好像都在讲历史故事!”长春理工大学学生的感慨,道出了这场活动的核心魅力。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单向讲授,长春市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4.5万平方米的百年折衷主义建筑群,成为了“天然思政课堂”。50道聚焦党的创新理论、东北抗联精神、红色历史与时代使命的考题,被巧妙“藏”在古街老巷的展牌中。学生们三五成群穿梭其间,在红砖灰瓦间感受城市的历史厚度,又在热烈讨论中巩固思政知识,让“纸上历史”变成了可触、可感、可参与的“立体体验”。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现场答题。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吉林农业大学学生肖澄慧答出满分时的“热血沸腾”,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谷佳潞“从得分里体会先辈信仰”的触动,吉林工商学院学生范奕岐“边走边看边听的学习方式,更深地感触到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一幕幕鲜活画面,印证了“寓教于乐、知行合一”的育人实效。正如长春文旅集团董事长董红涛所言:“我们希望让学生在行走中‘触摸’历史,在答题中‘理解’精神,让红色基因从课本走进青春日常。”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校校有特色,思政实践“亮”起来
十余场高校专场活动中,各高校结合办学特色与育人优势,让“行走的思政课”呈现出多元精彩。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梁波,以“发展的方法论”解读历史街区保护意义;郑柏松结合街区创新实践,为学生讲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让体育专业学子在历史与理论的碰撞中拓宽视野;吉林工商学院教师陈晓霞、赵丽娜则以“林海雪原中的抗联坚守”“铭记苦难 砥砺复兴”为题,用杨靖宇孤身奋战、赵一曼绝笔家书等故事,让东北抗联精神直抵人心。
长春大学
吉林财经大学
吉林大学
长春科技学院
长春大学依托“团风青马工程”,将“小课堂+大课堂”双线联动,近三年99名青马学员入党、112人获省市级荣誉;吉林大学整合黄大年纪念馆、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等红色资源,让科技报国精神与抗联精神同频共振;吉林财经大学通过“五育并举”,把学生培养成为“思想充实、为人诚实、作风朴实、基础扎实,工作务实”的“五实人才”;长春科技学院则以“歌声里的思政课”“汶川地震纪念馆实践基地”为延伸,构建“艺术+思政”“文化+思政”的融合模式……各校特色实践不仅丰富了活动内涵,更让思政教育突破了空间局限,成为“一校一品”的育人亮点。
薪火永相传,红色使命“接”起来
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培训部主任国莉莉的现场授课。人民网记者李洋摄
活动收官恰逢烈士纪念日,更添一份厚重感。犹记课程伊始,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培训部主任国莉莉的现场授课,她以详实史料还原东北抗联14年极端环境下的抗争历程,让学生们深刻理解:“抗联精神不是陈列的历史,而是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密码。”这种共鸣,在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春燕的期许中得到升华:“要让红色精神真正在青年心中扎根、生长,让红色江山的接力棒在青年一代手中稳稳传递。”
长春理工大学
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人民网吉林频道负责人谢龙表示,此次活动是拓展思政教育渠道的一次成功探索。未来,人民网将继续与长春文旅集团深化合作,整合媒体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为青年打造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活力”的思政实践平台。
“行走的思政课”圆满收官。人民网记者 马俊华摄
各高校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思政课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引导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行走的思政课”圆满收官。人民网记者 马俊华摄
秋日的阳光洒在街区红砖墙上,青春的步履踏响历史的回音。这场“行走的思政课”虽已收官,但青年学子眼中的坚定、心中的信仰,正成为烈士纪念日里最珍贵的“传承答卷”。
“行走的思政课”圆满收官。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红色血脉永续,青春使命在肩,当年轻的求知欲遇见厚重的历史底蕴,这场“行走的思政课”终将成为青年学子们成长路上的精神灯塔,指引着他们以奋斗之姿续写时代华章。
上一篇: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基本形成
下一篇: 中俄艺术对话 共绘和平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