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听歌,手机里响起一段干净、纯粹的童声,有个小姑娘在唱《今天是你的生日》。仔细一看,竟然有几十万人听过,还有人评论道:“同志,最近磁场弱了吧?来感受一下祖国的力量吧。”这歌声好像真就有了某种神奇的能量,似清澈的风吹过,抚平了大地万物的所有波澜。
想起2019年一次特殊的采访经历。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现场,我和10万人一起静静地听这首歌响起。开始是独唱,然后变成大合唱,起先清澈、嘹亮,而后无数个声音加入进来,雄浑威武,笼罩四野。媒体区对着天安门城楼,刚好在学生合唱团的周围,可以说是离歌声最近的地方。只要合唱团唱出每首歌的第一句,那些耳熟能详的歌词便立刻从四面八方涌来——它们早就刻进了我们中国人的DNA里,一旦响起,便是永恒。记者们挤在一起,唱着,跳着,欢呼着,呐喊着。眼前,70组彩车和群众游行队伍依次经过;身后,1949、2019几个金色大字巍然伫立。
在十月一日的歌声里,再坚硬的心都没法无动于衷,再柔弱的人都觉得自己足以顶天立地。
曾有机会去海南三沙采访,登上西沙永乐环礁最南端的晋卿岛。这个岛不大,只有0.21平方公里,印象最深的是守岛的管委会主任和另外一个黑瘦黑瘦的小伙子。
夜幕低垂,我们坐在沙滩上,小伙子开始讲自己的故事。他还不到20岁,油亮的面庞被海风雕刻出坚硬的棱角,不说话时像尊坚毅的塑像,一开口,却那么活泼敞亮。驻守晋卿岛之前,他是中国维和部队的一分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在非洲大陆最东端。我问他有没有什么特别骄傲难忘的事。他想了想说,当然有,最骄傲的就是有一年在国外执行任务,和战友们一起给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录了段视频拜年,没想到远在山沟沟里的父亲母亲居然真看到了自己,他立马成了村里的英雄,过年时家里的门槛都快被踩烂了。
“像个英雄似的”,他说。
怎么说像呢?你就是啊。我很真诚地说,以前是,现在也是。
“不能和他比呵”,他羞赧地低下头,指了指远处的大个子主任,“你知道为什么他走起路来老是一瘸一拐的吗?前阵子伤着腰了,有个菲律宾渔船开过来,他猛地跳进去闪着了,没歇几天又爬起来。”
他说完,四周忽然安静下来。繁星一闪一闪,几条大黄狗发出满足的鼾声。我坐在那儿,听海浪一遍又一遍拍打着礁石,声音坚定而和缓,仿佛时间的脉动不曾偏移半刻。不远处,有个人在手电的光影里沿着海岸线缓缓巡视,那束光在墨蓝的夜色中划出一道轨迹,照亮了远方和海洋。
原来,从这岛上的一束光到天安门广场的大合唱,其实是同一首歌。祖国,这个词语从来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由无数个“他们”和“我们”构成的。这歌声发自肺腑,经久不息。它所吟唱的,就是我们共同守护的、生生不息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