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0月17日电 (记者李博)10月16日,“京津冀孤独症康复教师职业技能交流展示活动”在北京圆满结束,来自三地的12支精英代表队展示了教学技能、理论知识、才艺技能等专业风采,跨区域交流孤独症康复经验。
本次活动由京津冀三地残联联合主办、三地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及北京市残疾人康复协会联合承办,旨在推动孤独症康复服务区域协同发展。
作为京津冀残疾人康复联合体机制下的重要交流载体,本次活动以“精进专业技能”为核心,设置教学技能展示、理论知识展示、才艺技能展示三大核心版块,全面检验康复教师的综合素养与服务能力。
在教学技能展示环节,12名孤独症康复一线教师通过个训课的展示,呈现了前沿康复技术教学实践,展现了“以儿童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专业理论知识展示采用“必答+风险挑战”的团体竞赛形式,题库涵盖《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量表》五大领域、语言行为教学实施等核心内容,既考验教师的理论功底,更注重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才艺技能展示则打破传统康复边界,鼓励教师将音乐、绘本剧、律动操等艺术形式转化为疗愈工具,展现“跨界融合”的康复思维,全方位彰显康复教师队伍多才多艺的职业素养。
本次活动是三地孤独症康复教师专业能力的“大练兵”,也是三地优质资源共享的“连心桥”,不仅展示了京津冀三地在孤独症康复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也展现了三地康复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北京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与天津、河北残联等兄弟单位携手合作,深化在孤独症康复领域的协同发展。北京市残联将进一步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完善康复服务标准体系,为孤独症儿童提供更加专业、更加包容、更有温度的康复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