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实现全覆盖
■共筹措39亿元资金支持养老服务发展
■80万名以上老年志愿者活跃在各行各业
10月17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获悉,“十四五”以来,广西聚焦广大老年人急难愁盼,加快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和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新时代广西老龄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截至2025年8月底,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511.8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7%以上,社会保障网越织越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稳步提升。针对困难老年人群体,广西建立起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以及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等制度,2021年以来累计发放补贴超9亿元,惠及40多万老年人。目前,全区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实现全覆盖,18.95万名生活困难老年人纳入特困救助供养,59.27万名老年人纳入低保,实现“应保尽保”。
照护服务体系方面,“十四五”期间,广西共筹措39亿元资金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目前,全区养老服务床位总数已达25.73万张,每个县(市、区)均建有1家以特困失能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要功能的公办养老机构。城乡服务网络持续完善,138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10个农村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721个老年食堂(助餐点)投入使用,建成1.6万张家庭养老床位。同时,449个城镇老旧小区完成适老化改造,9万多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现“居家适老”,农村养老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5720个“幸福院”实现分类转型,更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医疗服务供给方面,广西全力构建全周期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老年人看病就医更方便快捷。目前,全区医养结合机构达到185家,90%以上的医疗机构落实了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87.9%的公立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等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94.5%的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立了老年医学科。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已达65.97%,从预防到诊疗的健康服务不断深化。
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方面,广西已成功创建80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新时代“银龄行动”深入开展,80万名以上老年志愿者活跃在各行各业,“银龄教师计划”累计招募近1万名优秀退休教师,深入脱贫地区、边境地区开展支教。老年教育资源不断扩容,161所老年大学吸引了13万多名学员,社区教育、远程教育让“老有所学”触手可及。“敬老月”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敬老爱老氛围日益浓厚。
此外,广西在全国率先出台《旅居养老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开发20条精品路线和特色产品,与21个省份建立旅居养老合作机制。2025年1—7月,到广西旅居养老的老年人超过294万人次,同比增长24.6%,带动消费580多亿元,旅居养老产业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 (记者何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