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中心发布《广西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5年)》(以下简称《白皮书》),系统梳理了2024年广西数字经济“稳中有进、质效跃升”的发展成果,深度剖析了重点领域的创新实践,总结分析了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广西路径”。从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上看,在区域协同方面,南宁市以87.91保持前列,引领优势持续凸显;全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差异化发展格局,南宁评估指数遥遥领先。
《白皮书》指出,2024年广西数字经济总体呈现“人工智能领航、新质生产力强劲、多市协同共进”的鲜明特征。具体来看,广西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攻关取得实质性突破,截至2025年5月,广西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量累计达2248件,关键技术储备持续夯实,为数字创新生态筑牢技术根基。2024年全区存续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达2708家,较2023年增长32.55%,其中规上企业267家,南宁相关企业占比超五成,南宁高新区、柳州智能制造产业园、桂林经开区三大产业集聚区加速成型,推动数字新业态动能持续增强,呈现出人工智能领航数字创新应用浪潮迭起的特点。
《白皮书》提出,在数据要素和数据基建方面,广西政务信息共享开放平台数据库数据总量达137.15亿条,共享数据量439.73亿条,同比增加60%;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数据总量76.99亿条,同比增长38.5%,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4年,全区在用数据中心机架设计总规模达到16.4万标准机架,与2022年底相比增长172%;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累计牵引98家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入驻,完成150个方案适配认证,提供了强大的AI算力资源。在产业发展方面,数字经济支柱稳步攀升,实数融合掀起“产业重塑”的深度变革。2024年,广西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3.9%、15.8%;产业数字化水平指数达72.98,同比增长9.57%,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居全国中上游。
“数字红利”加速惠及民生。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八桂教学通”周活跃用户达40.06万人,占全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数的97.03%;全区医保码激活人数超3000万人,“刷脸办”、医保移动支付应用等便民快捷的医保服务进一步普及;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提供线上服务80多万人次,送餐服务2万多人次,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
《白皮书》指出,广西将依托《广西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重点夯实数字基础底座,提升全域支撑能力;激活数据供给潜能,释放价值流转效能;培育数字产业体系,强化产业集群效应;构建人工智能生态,促进协同融合发展。(记者韦静 通讯员朱梅坤)
来源:南宁日报
上一篇:52项“一件事”办件量居全区首位
下一篇:环广西世巡赛今日开启“南宁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