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盐碱地治理“样板”将落地非洲莫桑比克

[field:title/]
用于2-3-4-5G网络的伪基站设备,我司拥有22年专业定制生产全球短信基站的生产厂家,可按需定制,满足各行各业的活动营销需求,目前已合作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阿联酋、巴西、非洲等30余国家,一次购买,即可享短信终身免费服务。本产品不出售中国大陆地区!!!

  • 2運營商全頻覆蓋
  • 1300W高功率主機
  • 隱藏式鯊魚鰭天線
  • 24/7科技線上支持
  • 大容量戶車載電池
  • 3000W高功率逆變器
  • 雙清包稅包郵跨國配送
  • 三方工作安排
  • 支持任意国家短信代發測試

盐碱地改造前。防城港市兴港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盐碱地改造后种植的海水稻。防城港市兴港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日前,防城港市港口区光坡镇中间坪村的盐碱地改良项目现场,迎来一批远道而来的客人——由马里奥校长率领的莫桑比克鲁伍马大学考察团。望着长势喜人的海红米水稻,马里奥校长竖起大拇指盛赞:“中国技术,太震撼了!”

未利用盐碱地“开发难、利用率低、生态弱”一直是一道世界难题。全球不少国家在积极探索土壤改良技术方案,开辟“向海要粮”新途径。

2021年以来,防城港市自然资源局与项目业主防城港市兴港集团紧密合作,引进广西北部湾海水稻研究院院长、广东省重点领域(耐盐碱水稻)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周鸿凯教授团队,实施了广西首个盐碱地改水田项目——涵盖光坡镇、企沙镇与王府街道的土地整治,探索填补广西在未利用盐碱地的改造技术与实践空白。

周鸿凯教授告诉记者,团队进驻后,一是平整土地,按高标准基本农田要求建设标准化水田种植区,达到田成方、路相通、渠向连;二是修建排水沟、拦潮坝、供水山塘,确保旱能浇、涝能排;三是利用土壤改良剂并种植绿肥,改良土壤pH值,培肥地力;四是引进和种植广东海洋大学袁隆平海水稻研究团队培育的耐盐碱水稻——海红11。

“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手段,成功破解了未利用盐碱地治理难题,形成了独特的‘广西样板’。”承担项目实施的兴港公司旗下兴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宗兴说,几年的实践表明,项目区200多亩海红米水稻亩产达300多公斤,接近普通水田的产量水平。这一探索成果引起了莫桑比克等众多国家关注。

莫桑比克是一个海岸线漫长、饱受土壤盐碱化困扰的非洲国家。该国粮食自给率仅62%,可耕地开发不足20%。为开发盐碱“潜在粮仓”、解决粮食自给,受莫桑比克总统办公室委派,马里奥校长一行专程前来取经。

考察期间,中方系统介绍了防城港盐碱地改造项目背景、土壤改良工艺、先进技术与实施模式,以及海水稻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前景,还展示了海红米及其系列深加工产品,给考察团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其间,签署了《莫桑比克鲁伍马大学与广西北部湾海水稻研究院共同建设沿海盐碱土改良与海水稻发展联合实验室备忘录》,目标是把联合实验室建设成为汇聚双方智慧的农业科技交流桥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摇篮、高效务实的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两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10月14日,周鸿凯教授透露,目前,莫方已为中国团队划出了9000亩盐碱地作为首期试点,期盼“广西样板”今年12月能在莫桑比克落地生效,让中非友谊的种子结出丰硕果实。(记者唐广生 通讯员贺婧)



上一篇:“这门手艺让我的生活有了保障”

下一篇:广西煤电转型发展成效位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