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联发布非遗丛书出版百卷成果

[field:title/]
用于2-3-4-5G网络的伪基站设备,我司拥有22年专业定制生产全球短信基站的生产厂家,可按需定制,满足各行各业的活动营销需求,目前已合作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阿联酋、巴西、非洲等30余国家,一次购买,即可享短信终身免费服务。本产品不出售中国大陆地区!!!

  • 2運營商全頻覆蓋
  • 1300W高功率主機
  • 隱藏式鯊魚鰭天線
  • 24/7科技線上支持
  • 大容量戶車載電池
  • 3000W高功率逆變器
  • 雙清包稅包郵跨國配送
  • 三方工作安排
  • 支持任意国家短信代發測試

10月16日,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出版集团主办,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京版北美(北京)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七十五载文联路·百卷匠心非遗情”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出版百卷成果总结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北京非遗丛书编纂工程自2012年开始启动,至今已出版100本,内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技艺、民俗等10个类别。它初步构建了系统的“非遗文化基因库”,为非遗的传承、保护与研究提供了丰富且详实的资料支撑。同时,已有29本被译成英文,受到海外读者的喜爱,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新载体。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指出,非遗丛书出版,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强历史文化整体保护、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要求的务实行动,也是以非遗为载体传承中华文脉、赋能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文化遗产是辉煌灿烂中华文明的有力见证,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深入传承保护、开发利用好包括北京非遗在内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广大首都文艺工作者肩负的时代课题和光荣使命。

马新明表示,北京市文联及非遗工作者以百本丛书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传承保护、创新发展和活化利用,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围绕“三个文化带”建设和非遗保护,持续挖掘、整理、保存珍贵的非遗,持续加强北京非遗资源系统性保护传承和广泛深入传播。二是联动出版社、高校、文化机构等多方力量,深化“丛书出版+非遗体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创新,推动北京非遗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是借助更高平台展示北京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深化北京非遗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更大价值,更好赋能首都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国际交流交往。

北京出版集团马驰介绍了非遗丛书的出版情况,他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的重大文化举措,持之以恒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工作,是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未来,北京出版集团将继续与北京市文联、北京民协紧密合作,与从事非遗研究与保护的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呈现方式,为非遗保护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北京民协主席赵世瑜向与会者简要介绍了非遗丛书编撰工作的基本情况和民间文艺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他表示,这套丛书的出版为后续的非遗研究、保护工作提供了资料支撑,为非遗传承人搭建了展示的平台,为非遗“活起来”提供了经验和灵感,进一步助力北京文旅融合发展。他强调,丛书的编撰出版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他希望北京民协全体同仁从这个新的起点再出发,为守护文化根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非遗丛书主编石振怀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在发布会上分享了丛书编纂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他提到,为了提高丛书的撰写质量,克服资料短缺的困难,许多参与丛书撰写的作者都进行了大量艰苦细致的田野调查工作,他们深入项目单位采访传承人及地域文史专家,获取第一手口述资料。石振怀表示,编写这套丛书的定位十分清楚,就是完整记录北京市具有特色和价值的非遗项目,兼具资料性、存史性和可读性,给历史留下珍贵资料。

活动现场,“京韵大鼓(少白派)”、“西山八大处传说”、“北京泥人张”、“通州运河船工号子”4个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展演。传承人精彩的表演凸显了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使与会者近距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丛书作者代表分享了创作过程中的点滴故事与心得体会,增进了大家对非遗丛书编纂工作的了解与认识。来宾们在非遗展示区体验了剧装戏具制作技艺、彩塑京剧脸谱、雕版刷印古籍装帧及北京皮影等项目。



上一篇:中国科技馆自主研发首部球幕互动漫游《寻找外

下一篇:文融西城 雅惠百姓 2025陶然江亭雅集启幕​